钱浩梁:靠《红灯记》红极一时,中风后又重返舞台,女儿定居美国
钱浩梁一家
人生无常,岁月无情。与病毒做斗争的这几年,一些上世纪人们耳熟能详的红人,竟在这段时间悄然退出了世界的舞台。
2020年9月3日,钱浩梁带着半生的荣耀在北京逝世,无数亲朋好友发文为其哀悼。
京剧迷更是在各种社交平台为他的离世感到惋惜,但是因为签证问题,钱浩梁的女儿钱红南却不能第一时间从美国飞回国内。
于是这场亲人不能团聚的葬礼,也只能由钱浩梁的徒弟张浩洋代为出面。
回顾钱浩梁的一生,真是精彩万分,前半生努力不如“贵人”几句话来得痛快,后半生失意,竟还多亏了之前的努力。
钱浩梁
钱浩梁出生在上海,那时候的上海还是各国租界的集聚地,黄包车满街跑,汽车轿车人人让。
钱家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梨园世家,那个年代,家里有的手艺是要一辈辈人传承的,所以从他6岁起,便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练功学戏。
钱浩梁又是钱家的独子,所以在戏曲的学习上更是被家里人看得很重,也庆幸他对戏曲感兴趣,忍得住家里严格的管理。
于是每天练功吊嗓子多年,在他刻苦努力下,成功达到了家里的基本功训练要求。
钱浩梁的父亲是有远见的,没在他刚学有所成就安排他上台唱戏,而是考虑了他的年龄,选择先让他去上学。
钱浩梁
于是听从家里的安排,10岁的钱浩梁被父亲送进了上海戏曲学校上学。
但上海因为动乱,戏曲学校停办,他又被钱家送去了刚成立的中国戏曲学校上学。
学校没有所谓的靠家族的关系户,一切都是凭本事,主考的老师更是沉浸艺术多年的周信芳。
但这小小的考试却并没有难住钱浩梁,他以一出《林冲夜奔》轻松赢得主考的点头,成功地进入学校研究班深造。
而在这所学校里,他也碰到了他之后一生的伴侣曲素英。
曲素英生于北京,父亲在当时是个比较出名的老中医,因为非常喜欢听京剧,于是在中国戏曲学校开办后,便给曲素英报了名。
曲素英
曲素英也是争气,还真就考了进去,于是她与钱浩梁就成了这所学校的学生,而且都在1956年成为戏曲学院第一批的毕业生。
那时候大学毕业是有分配的,两人在学校里都是戏曲类的高材生,所以毕业后,他们又很机缘巧合地被分到了本校的实验京剧团工作。
钱浩梁因为过硬的功底,在剧团排演的戏剧深受广大人民的好评和喜爱。
并且在实验剧团里,他也事业爱情双开花,和曾经的校友,同样功底扎实、戏迷众多的曲素英越走越近。
1962年,为了扩充国家演艺行业的队伍,中国京剧院打算从实验剧团抽调40人去他们那里深造学习。
钱浩梁
多方挑选后,钱浩梁和曲素英都来到了中国京剧院。
六十年代的京剧院里,有位一线的戏剧演员李少春可是钱浩梁当时最崇拜的偶像,在来的路上,他一直畅想着和李少春一起排戏。
但天不遂人愿,他们这些新到的演员都只能在四团待着,别说排戏了,他连见人家一面都是困难的。
这就让钱浩梁非常沮丧了,但还好曲素英一直陪在他身边,所以他在中国京剧团的日子其实过得还算不错。
但因为之后的一次替唱事件,让钱浩梁往后的人生彻底被改变。
那年,他们跟着四团在吉祥戏剧院演出《伐子都》的时候,主要演员在后台竟然发生了意外事件受了伤。
钱浩梁
外面观众看得一片叫好,后台副团长李殿华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这要是找不到人替,那可就成演出事故了。
他正着急呢,余光一瞟,就扫到了一旁和其他人闲聊的钱浩梁,这才醍醐灌顶的一拍大腿把人找了过来。
李殿华可是记得钱浩梁以前是唱过的,这不就找到替补了嘛!
《伐子都》这出戏不难,钱浩梁也是唱过的,但是他怕自己唱完,要是李殿华一激动直接把他留在四团,那他还怎么去一团找李少春?
于是他便和李殿华明确表示,他只是替这一场,四团可不能借机把他留下来当演员。
刘长瑜、钱浩梁
结果为了让钱浩梁放心,李殿华直接顺嘴就把上面要把钱浩梁要转入一团的事情提前告诉了他。
知道这件事后,钱浩梁高兴坏了,心里也踏实了,于是扮上相,挂上阵,钱浩梁使出了看家本事,把现场的气氛直接带到了顶端。
而当晚的演出,在任的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也刚好在台下看戏。
她一直都有意在中国京剧院提拔几个新人,而台上演绎精湛,舞台功底好的钱浩梁,则在这时给她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那天之后没多久,京剧院的通知便发了下来,又一次他和曲素英作为实验剧团精英一起进了一团。
李少春
钱浩梁也在一团如愿地见到了自己憧憬已久的李少春,他激动地像个孩子,这个举动也被领导们看在眼里。
这些年中国京剧院有实力的主力越来越少,最近李少春也因为身体原因很少能长时间的工作。
上面没有办法,只能在保证他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多安排一些工作,但这并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
看钱浩梁这么崇拜李少春,领导也笑着表示让李少春来负责钱浩梁的安排任务。
也就意味着让李少春能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尽量带带新人,让他能在京剧团更快地成长起来。
钱浩梁
钱浩梁就在众人的期盼下,逐渐成为了当时一团最为火热的演员之一,而和他一起的曲素英也是不甘示弱地随他一起努力奋斗。
1964年,根据上头下达的任务通知,他们一团需要出人排一部现代的戏剧《红灯记》。
在初步选角时,男女主甲级是李少春和曲素英,男女主乙级是钱浩梁和刘长瑜。
为了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他们随着李少春的脚步深入东北体验当地习惯和角色性格。
考察期间,钱浩梁被李少春认真的架势所鼓舞,他叫李少春“老师”,努力向他靠拢,对这个角色也更加认真和尽心。
李少春
努力没换来应有的奖励,正式排演的几场下来,虽然钱浩梁自认为自己的演艺很精彩,但现场始终没人会在意他。
掌声和目光从来都是在李少春身上,虽然钱浩梁也觉得这样没什么问题,但他努力这么久却始终没人看他一眼,就让他非常沮丧。
他们的剧目很火爆,不少杂志报纸也对此事大肆报道,但上面不管是新闻还是照片,都是李少春的身影。
他明明也是男主演,却好像只是剧里可有可无的演员一般,渐渐地,钱浩梁心里对李少春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
钱浩梁
但表面上,钱浩梁对李少春还是非常的恭敬,李少春也尽自己全部来为国家好好培养钱浩梁这个未来的人才。
这一年他虽事业不顺,但还是与相爱多年的曲素英结了婚,婚姻关系更进一步也让他减少了些工作上的压力。
1965年《红灯记》剧组要去南下演出,可李少春却没有出现在这次南下的名单里。
钱浩梁不明白上面的安排,但还是配合地跟着大家一起去了南下,而在演出中,他也收到了一封信。
信里写的都是对他表演的认可和肯定,觉得他是可以提拔的人才,不希望他被人“打压”磨去了棱角。
钱浩梁
上面领导希望他能珍惜这次南下宣传的机会,让自己在之后的演出中能大红大紫地发展起来。
钱浩梁能听出这一番话的技巧和煽动,但他还是心动了。
李少春年纪已经大了,这次的演出对他只会是锦上添花,但对钱浩梁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而且他一旦因为这次机会大火,在剧团里,他的地位也能再往上走一步,最起码不会再被别人轻视。
欲望的火焰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体里烧,抱着一举成名的打算,钱浩梁表演的也越发卖力起来。
这次的南下,钱浩梁不出所料地成为了报纸媒体们的宠儿,真就像上面领导说的那样,他因为《红灯记》一炮而红。
钱浩梁
而且南方城市对于戏曲的喜爱要比北方多,看的人多了,名声也就打出去了,甚至后来一段时间,他的名气比李少春还要知名。
人们再看《红灯记》竟然只认钱浩梁这一版本,对李少春的热度也逐渐被钱浩梁取代。
这就让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且开始不太把李少春这些老一辈的演员放在眼里。
1966年,中国京剧院迎来的事业的低谷,很多人对京剧戏曲出现了排斥的现象。
于是经过上面商议,决定把《红灯记》等八部戏剧变成符合当下人审美的样板戏来演出。
钱浩梁
结果得到的反馈竟然还算不错,于是钱浩梁也靠着拍样板戏的《红灯戏》生活了一段时间。
1968年开始,因为舞台事业的红火,他被曾经提携过他的领导赏识,没过几年便坐上了国务院文化组领导的位置。
钱浩梁能吃苦,会拍戏,但唯独看不懂那些满篇大字的文件,但上头安排了,他又不能拒绝。
最后为了不辜负领导对他的赏识,钱浩梁只能认真地完成上面安排的任务,然后看着自己一步步往上走。
钱浩梁
但在这期间的钱浩梁并不开心,他曾经最大的野心也就是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
可如今他真的红极一时了,却不能再接着唱戏了,这可太让他难受了,而且每天因为工作失误,还会被同事私下里嘲笑。
他郁闷的心情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和曲素英讲,可曲素英也是拿不定主意,到最后两人只能一起郁闷。
1983年,钱浩梁和曲素英一起被派去了石家庄工作,在当地的一所艺术类院校当老师。
钱浩梁
这份工作两人做得非常开心,这里基础建设虽然非常一般,但总比天天看那些他搞不懂的文件要强。
短短几年,他就用曾经父亲教育过他的方法,教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戏曲学员。
这可馋坏了当时河北省文化厅的干部们,人才不能一个地方享用,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是。
于是秉承着这句话,文化厅的干部,拎着礼物上门,希望他能去河北艺校当老师。
钱浩梁
结果到了钱浩梁家才发现,两人正处在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
那时,曲素英刚因为乳腺癌去做了手术,两人唯一的女儿在美国读书回不来,就只能钱浩梁每天在她身边悉心照顾她。
但是当时钱浩梁的身体也不好,做饭、收拾屋子这些,他都只能在照顾完曲素英之后,拄着拐颤颤巍巍的一点点来。
知道他们这样的情况,文化厅的人二话不说直接帮他们安排好了一切,还给他们拨了一间20平米的房子和一些生活必须品。
这对当时的钱浩梁一家无疑是雪中送炭般温暖,政府领导的关爱让他内心感动得无以言表,只能在行动上反馈给帮助他的政府。
钱浩梁
于是在转到新学校任职后,钱浩梁在教育方面变得更加用心。
他不光细心地为喜爱戏曲的孩子们做启蒙,还夜以继日地编写相关的书籍和教程。
1988年,已经成为河北艺校高级教师的钱浩梁在曾经校友的帮助下,重新又站上了戏曲的舞台。
12月中山公园的三天义演上,赫然出现了钱浩梁的名字,这个消息也让钱浩梁曾经的戏迷们激动不已。
多年不曾出现的钱浩梁竟然又要出现在舞台上表演,这可以算是难得一遇的消息了。
钱浩梁
于是那次义演十块一张的票,竟被人们硬生生买断了货,有些戏迷为看他一眼,甚至不惜去找渠道,花三十块钱去买一张。
1988年的时候,猪肉可才两块钱一斤,足可见当年钱浩梁有多火,百姓对他有多追捧。
这场演出无疑是成功的,即便钱浩梁已经五十多岁,即便他腿脚不如当年,但他热爱戏曲的心却始终都没变。
之后每次文艺汇演,他都会非常珍惜上台演出的机会,他也会非常严格按照与学校的合同来办事。
舞台上他从来不敷衍了事,该给学校的手续和钱也都如实地上交,但一些私人的交易或是价格高昂的商演请他,他还是会摆手拒绝。
钱浩梁、曲素英
人到了晚年已经不太在意物质上的满足,他只希望能时不时上台为观众唱上两句,让大家还能一直记得他的存在。
1992年,因为长时间舞台演出,疲劳过度,本来身体就不算硬朗的钱浩梁突然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
即便医生尽力治疗,还是给钱浩梁下达了最坏的通知,他不光会瘫痪,甚至连话都不一定能一次性说全。
一个戏曲家,晚年竟然连话都说不全,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打击,但还好曲素英还一直陪在他身边开导他。
钱浩梁、曲素英
这次生病,留学并定居在美国的女儿也放下手里的工作,千里迢迢的跑回来要照顾钱浩梁,但被曲素英劝了回去。
两人相濡以沫大半辈子,什么风浪没经历过,当年钱浩梁不离不弃的照顾她,现在不过是换成了她照顾钱浩梁。
她看钱浩梁不开心,也时常和他讲些生活上的笑话,钱浩梁听着听着笑了,心里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钱浩梁因为生病在学校退了休,但对于康复治疗,他却从没放弃过,拖着小时候练功艰苦的福,一次次艰难他都挺了下来。
2001年,为了迎接建党80周年,钱浩梁即便是中风瘫痪多年,也坚持着来到现场为党庆生。
往后几年,即便是不收费的义演,钱浩梁也会参加,在台上他嗓音洪亮高昂,根本不像是曾经中风过一样。
钱浩梁、曲素英
曲素英还像之前很多年一样,一直跟在他身边,每次演出过后,他要走,便会遭到观众热烈的挽留。
都让他再唱一次《红灯记》,再唱一次,于是迫于观众的热情,他都会和曲素英搭戏,再为观众唱上一段。
可每每别人问起,钱浩梁都会笑着说,自己的成名作其实是《伐子都》,但是所有戏迷都不认的。
在钱浩梁的眼里,对戏曲事业的热爱,是可以战胜疾病带来的痛苦折磨,唱戏对他已经不是职业,更是成为了生活。
之后没几年,他与曲素英便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因为钱浩梁的身体原因,两人商量着开始回归平凡简单的生活。
每天出门溜达溜达,看看周边风景,然后幸福的享受只属于两人的晚年时光。
身不由己之苦的人生路,在钱浩梁的脚下,也让他一步步走出阴霾,走向了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