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境内存在的,具有剧毒的十种蛇类,分为银环蛇、 眼镜王蛇、 舟山眼镜蛇、 原矛头蝮、白眉蝮、 白唇竹叶青、灰蓝扁尾海蛇、圆斑蝰、尖吻蝮、 金环蛇。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境内110种蛇。仅供参考和赏玩。

1、美姑脊蛇

美姑脊蛇

体细长,全长约0.5米。上唇鳞6(3-2-1)枚;无眶前鳞,眶后鳞1枚,极小,位于眼后下角,眶上鳞1枚;无鼻间鳞;颊鳞1枚,入眶;前额鳞很大。背鳞21(23)-21(19)-19(21)行;腹鳞雄性146~155枚,雌性160~173枚;尾下鳞雄性53~60枚,雌性39~49枚;肛鳞1枚。体背面紫蓝色,具金属光泽;腹面土棕色,腹鳞两侧游离缘灰白色。

2、紫砂蛇

紫砂蛇

无毒蛇。没有危险性的。大者全长471毫米。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3、黑链游蛇

黑链游蛇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半部的一种游蛇。全长700毫米左右。头背暗棕色,枕部两侧各有一黄色的椭圆形枕斑;躯干及尾背面黑褐色,背侧部有二行浅黄色纵线,系由许多铁锈色点斑缀成;腹面淡黄色,腹鳞及尾下鳞外侧有二条窄长黑点缀成的纵链纹。

4、尖尾两头蛇

尖尾两头蛇

小型蛇类,全长约360mm。无鼻间鳞,亦无颊鳞及颞鳞;眶前、眶后各1鳞,额鳞长大于宽,上唇鳞4(1-2-1)。背鳞光滑,通身13行;腹鳞155-192;尾下鳞13-23对。背面红棕色,有暗色纵线纹或点状条斑,或无斑纹。颈部有黄斑,尾部有两对黄色点状斑纹。

5、平鳞钝头蛇

平鳞钝头蛇

头大,体小,吻端宽钝,头颈区分明显,躯干略侧扁。全长491.5mm,尾长109mm。背面浅棕黄色,其上有由黑点缀连形成的横纹;腹面色浅,黑点无规则星布;顶鳞,额鳞,眶上鳞,前额鳞有大量黑斑块,鼻间鳞上有少许黑斑;头背面自颊鳞有一黑粗线纹,延伸至头后与由顶鳞后端起始向后延伸的黑粗线相会合成粗黑线;头侧自眼后眶后鳞至口角有一黑色细线纹。

6、竹叶青

竹叶青

翠青蛇是无毒蛇,而竹叶青是出名的毒蛇。翠青蛇体型不一定比竹叶青大(视品种而定)。竹叶青头是明显呈三角形的,眼较小,一般是红色的,也有灰色的等等。最外一行鳞片是红色和白色或红白相间(福建竹叶青,较常见),不过仅从这一点不能分辨它就是竹叶青,因为有些竹叶青全身绿色无一点花纹,或者体色不是绿色(视亚种而定),尾较短,呈焦红色或绿色等。而翠青蛇眼大呈黑色,全身为翠绿色,腹部为黄色,一般没有花纹,尾较长。

7、铅色水蛇

铅色水蛇

体粗尾短。雄性全长370至430厘米,雌性全长392至445厘米。蛇体背面为一致的灰橄榄色,鳞缘色深,形成网纹,上唇及腹面黄白色,背鳞外侧1至2行鳞片带黄色,腹鳞中央常有黑点缀连成一纵线,尾下中央有一明显的黑色纵线。头大小适中,与颈区分不明显。吻较宽短,吻鳞宽度超过高度,从背面仅能见到它的上缘。鼻孔具瓣膜,位于吻端背面,左右鼻鳞彼此相切,鼻间鳞宽度超过长度,位于左右鼻鳞之后中央,与颊鳞不相切。

8、丽纹蛇

丽纹蛇

丽纹蛇为眼镜蛇科丽纹蛇属的爬行动物,俗称为环纹赤蛇。丽纹蛇大者全长561毫米。有前沟牙。头背眼后有一黄白色"∧"形斑;背面紫褐色,有黑色横带,在躯干部有19~21条,在尾部有3~4条;背鳞光滑,通体15行;腹鳞176~198;肛鳞二枚;尾下鳞30~36对。眼镜蛇属,其有剧毒。

9、棕脊蛇

棕脊蛇

棕脊蛇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生活习性为穴居。其一般栖息于平原、丘陵及山区。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70至1500米。

10、山溪后棱蛇

山溪后棱蛇

小型蛇类,全长0.5米左右。头较小,扁平,与颈区分不明显;鼻孔背侧位,眼小。上唇鳞8(4—2—2)枚或9(4—2—3)枚;颊鳞1枚,入眶;无眶前鳞或个别1枚或2枚,眶后鳞2枚;颞鳞1枚+2枚。背鳞均为17行,起棱;腹鳞138~166枚,肛鳞2枚,尾下鳞45~73对。背面橄榄棕色、橄榄灰色、棕黄色或黑灰色,每1枚鳞片中央黄白色而鳞缝黑色,因此形成黄白色与黑色相间的纵纹;腹面淡黄色或灰白色无斑,尾下正中色深形成黑纵纹。

11、横纹斜鳞蛇

横纹斜鳞蛇

生活于山区及竹林中,捕食蛙类、蜥蜴。无毒。体背部黄褐色或紫灰色,通身有15~24块黑褐色横纹。尾部有一条淡色脊线,尾下鳞的边缘每侧也各有一条淡色线。头部有一"^"形黑褐色斑温,尖端延伸到额鳞,后端两叉向后延伸到一个半头的长度。鼻间鳞及前额鳞褐色。眼前后为一黑褐色带,延至口角。唇部黄白,腹面黄白色,有褐色斑点。尾下有许多褐色斑。

12、草游蛇

草游蛇

草花蛇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区耕作地带,常出没于小河边以及山涧旁寻觅猎物,喜欢捕食青蛙、鱼类、昆虫、 鼠类等, 属益蛇, 也是一种常见的无毒中小型游蛇类。

13、喜山小头蛇

喜山小头蛇

喜山小头蛇,游蛇科小头蛇属物种,体前中段背鳞19行,有颊鳞,肛鳞1枚,体尾背面有镶黑边的横纹26-32条。在田坝附近的灌丛中活动。吃蜥蜴类的卵。

14、双全白环蛇

双全白环蛇

生活于海拔1100-1700米山间林区的灌草丛中或丘陵地带。常常栖于灌木树上。夜晚活动。主食蜥蜴、蛇。卵生。最大全长雄性(740+217)mm,雌性(480+122)mm。全身具有黄(或黑)白相间的环节,有时背部白环节的中央具棕色斑。

15、福建钝头蛇

福建钝头蛇

俗名:棕脊钝头蛇、崇安钝头蛇,中小型蛇,吻部极短,头部后方有一W字形之黑色花纹,身体为橙黄色,背鳞为15纵列,栖息于高山体形特征;食性捕食蜗牛及蛞蝓等。

16、小头蛇

小头蛇

俗称秤杆蛇,游蛇科小头蛇属,无毒,体长约半米,山区及平原均有,有时进入家屋。食蜥蜴和壁虎的卵。

17、菱斑小头蛇

菱斑小头蛇

俗名红宝蛇。全长0.5米左右。头较短小,与颈区分不明显。上唇鳞6(2-2-2)枚,无颊鳞,眶前后鳞各1枚,颞鳞1枚+2枚。背鳞均为13行,光滑;腹鳞166~186枚,肛鳞2枚,尾下鳞33~39对。背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自颈至尾正中线有1行红褐色菱形斑,此斑具黑边,前后彼此相连,甚醒目,头顶有黑褐色""形斑;腹面为珊瑚红色和黑色镶嵌排列成栅格状,尾下以珊瑚色为主,甚艳丽。

18、八线腹链蛇

八线腹链蛇

俗名八线游蛇。常见于稻田、山坡、草地、静水沟、池塘或水域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

19、高原蝮

高原蝮

俗名雪山蝮、麻蛇。生活于高山高原地区,多出没于梯田边的杂草乱石堆处、山坡、路边、溪流旁。以啮齿类、蜥蜴及蛙类等为食物。卵胎生,繁殖期在9~10月,每次约产幼蛇6~7条,初生幼蛇全长11~12厘米,可能隔年繁殖一次。垂直分布范围自1500米到高达海拔4320米。

20、海南闪鳞蛇

海南闪鳞蛇

闪鳞蛇也叫日光蛇或珠光地蛇,因当其沿地面蠕动时,鳞片上闪闪地发出钢青、鲜绿、血红、紫铜等艳丽的珍珠样反光光,故叫闪鳞蛇。闪鳞蛇是一种比较原始而又种属都很单一的蛇类,营洞穴生活,常隐蔽在土壤、砾石或大木之下,只有追捕鼠类、蛙类、小鸟等为食时,晚上才偶尔来到地面。

21、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

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广布的无毒蛇。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

22、黑头剑蛇

黑头剑蛇

俗名黑头蛇。大者 全长578毫米。头背面为暗黑色,在后部有黑斑两块;上唇鳞白色,其下缘间杂以黑斑点;头腹部呈黄白色,亦间杂以黑褐细斑;背部暗褐色或深棕色,由头后至体后的背正中有棕褐色线纹一条,但在体后的线纹逐渐不明显;腹部灰绿色或灰白色,腹鳞两侧有多数纤细黑点并列成行。

23、红脖游蛇

红脖游蛇

红脖游蛇属游蛇科游蛇属,毒牙无沟、无管,但呈利刃状似应称之为利牙。利牙类毒蛇的毒牙着生在口角内侧上颌的后端,毒牙短,且毒腺不发达,分泌量少,咬人时很难用毒牙咬到人体,除非被咬物被深深纳入口内,否则难以触及利牙,因此,通常不易造成中毒。

24、挂墩后棱蛇

挂墩后棱蛇

生活于高山山涧流水中或林下溪流中,半水栖,夜间活动,白天潜于水底石缝中。食蚯蚓、蝌蚪、蛙卵。卵生。

25、平颏海蛇

平颏海蛇

平颏海蛇是一种蛇目、海蛇科、平颏海蛇属动物。

26、虎斑游蛇

虎斑游蛇

俗称野鸡脖子等。体长约0.8米左右。体重一般为200~400克。颈背有一明显颈槽,枕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斑块。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有方形黑斑,颈部及其后一段距离的黑斑之间为鲜红色;腹面为淡黄绿色。下唇和颈侧为白色。

虎斑颈槽蛇

俗称野鸡脖子等。体背面翠绿色或草绿色,体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桔红色斑块相间排列,枕部两侧有一对粗大的黑色“八”形斑。虎斑颈槽蛇是我国学术界广泛争议的一种蛇类,由于性格温顺,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是无毒性的蛇类。其实它是毒蛇。

27、银环蛇

银环蛇

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28、花尾斜鳞蛇

花尾斜鳞蛇

花尾斜鳞蛇体背黑褐色,体背中央有22个左右的近乎菱形的黄褐色斑纹,每块约有4行鳞的横宽,1~2行鳞片的长度,该黄褐色斑在体后部合并,形成一条黄褐色的中央纵线,直到尾端,中央纵线两侧为黑色纵带,腹鳞两侧有黑色的斑纹。

29、白头蝰

白头蝰

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白头蝰头部白色,有浅褐斑纹。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

30、颈槽游蛇

颈槽游蛇

颈槽游蛇,全长716毫米。背面橄榄绿色或带绛紫色杂以黑斑;头腹面灰褐色;躯干腹面浅灰至灰黑色,亦有绛红色者。

31、钝头蛇

钝头蛇

体背面棕褐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的黑色横斑;头背面自眶后鳞、顶鳞向后,各有一黑纹,左右两纹合成一粗黑纹,止于颈后部。

32、方花小头蛇

方花小头蛇

方花小头蛇,游蛇科小头蛇属物种,头背具有一"Y"形斑纹;背面有一系列横纹镶成灰色方形斑51-60个;背鳞19-19-17行,肛鳞2分。

33、小头海蛇

小头海蛇

小头海蛇为眼镜蛇科海蛇属的爬行动物。头橄榄色至黄褐色,体背灰色,具灰褐色环纹47~65+2~5条,体最粗部灰褐斑明显;腹面淡灰色。幼体环纹可延伸至腹部。

34、喜山游蛇

喜山游蛇

全长842~892毫米。头较大,与颈区别明显;眼较大,瞳孔圆形。生活在海拔1000~1300米的河谷旁的草丛中,或湖边的林下。白天活动。

35、中国水蛇

中国水蛇

中国水蛇是游蛇科水蛇属爬行动物,体粗壮,尾短。雄蛇全长263至490厘米,雌蛇全长275至834厘米。蛇体前部呈深灰色或灰棕色,具有大小不一的黑点,背鳞最外行暗灰色,外侧2至3行红棕色,腹鳞前半暗灰色,后半黄白色,上唇缘亦为黄白色。头较大,吻端宽钝,背鳞平滑,雄蛇腹鳞平均148.4枚,雌蛇腹鳞平均143.3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雄蛇平均48.6对,雌蛇平均42.6对。长年生活在水中,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食性杂,主要以鱼类、青蛙以及甲壳纲动物为食。

36、青环海蛇

青环海蛇

前沟牙类剧毒蛇。长1.5-2米。其躯干略呈圆筒形,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鱼类。卵胎生。

37、山烙铁头

山烙铁头

山烙铁头蛇全长50~70cm,头三角形,有长管牙,吻端较钝,吻鳞宽远超过高,鼻间鳞大,互相接触,头顶具有细鳞。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

38、环纹游蛇

环纹游蛇

体型较粗,周身有粗大环纹,在体侧形成"X"形斑,鼻间鳞前端极窄。

39、环纹海蛇

环纹海蛇

是一种有剧毒的蛇类,为眼镜蛇科海蛇属的爬行动物。海蛇的天敌是海鹰等肉食性海鸟以及有些鲨鱼。

40、福建丽纹蛇

福建丽纹蛇

头背黑色,有二道白色斑纹,前端一道细窄,后面一道呈倒"V"字形;体背红棕色,具黑横斑;背鳞平滑,通身15行。

41、黄腹游蛇

黄腹游蛇

全长约1米左右。背面褐绿色,背部中央有一条略为宽的黄白色条纹,躯体侧方亦有直条细纹。头部近眼睛位置具有如同背中线般的黄白色横纹。是黄河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往南可达长江下游各地,大多以蜥蜴和鼠类为食。属无毒蛇。

42、黑背白环蛇

黑背白环蛇

俗名黑决白环蛇。生活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常从林中灌丛、草丛、田间、溪边、路旁活动。主食蜥蜴、壁虎、昆虫等。

43、棱鳞钝头蛇

棱鳞钝头蛇

吻部极短,头部后方有一W字形之黑色花纹, 身体为橙黄色。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为530至700米平原及丘陵地区。属无毒蛇。

44、黑斑水蛇

黑斑水蛇

全长可达 65 公分。背面暗灰色,背中线两侧有暗褐色不规则斑纹,背鳞两外侧各4行色白,第一及第四行上下缘灰黑,形成此白色带上下缘的锯齿状纹;腹面白色,各鳞外缘暗灰色,腹鳞中央有黑点。身体圆柱形,尾较短。鼻间鳞单枚,左右鼻鳞相切,鼻孔背位;眼小,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背鳞平滑。

45、锈链游蛇

锈链游蛇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半部的一种游蛇。全长700毫米左右。头背暗棕色,枕部两侧各有一黄色的椭圆形枕斑;躯干及尾背面黑褐色,背侧部有二行浅黄色纵线,系由许多铁锈色点斑缀成;腹面淡黄色,腹鳞及尾下鳞外侧有二条窄长黑点缀成的纵链纹。

46、灰鼠蛇

灰鼠蛇

是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据介绍,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47、斜鳞蛇

斜鳞蛇

俗名气扁蛇、臭蛇、中华斜鳞蛇、大斜鳞蛇、草上飞。白天活动。常见于常绿阔叶林、草灌丛、园田、玉米地、溪边、路旁、潮湿地岩石堆上。受惊时体前段竖起,颈膨扁,能呼呼发声;特臭,故称臭蛇。

48、丽纹游蛇

丽纹游蛇

丽纹游蛇是一种生物,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

49、双斑锦蛇

双斑锦蛇

体长700--1200毫米。背灰褐色,有深色哑铃状的横斑纹,体测的斑纹与背部的斑纹交错排列,头背有成对的黑色纹,眼后又一黑带直到口角。 生活于山区丘陵地带,捕食蜥蜴、壁虎和鼠,卵生。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的广大地区 。

50、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属于游蛇科。全长约1米左右。背面褐绿色,背部中央有一条略为宽的黄白色条纹,躯体侧方亦有直条细纹。头部近眼睛位置具有如同背中线般的黄白色横纹。是黄河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往南可达长江下游各地,大多以蜥蜴和鼠类为食。属无毒蛇。

51、极北蝰

极北蝰

雄蛇全长为435至500毫米,雌蛇全长为505至560毫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明显有别,吻钝圆,躯干较粗,尾较短,背面灰色或橄榄黄色,沿背脊有一波状或锯齿形浅黑色纵带纹,两侧各有一列斑点,腹面为一致的灰色,具浅色斑点,尾末端通常黄色。

52、紫棕小头蛇

紫棕小头蛇

俗名棕秤杆蛇、棕色小头蛇。常栖息于平原及山区海拔1630m。在中国大陆 ,分布于南部、香港、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柬埔寨。

53、饰纹小头蛇

饰纹小头蛇

头较短小,与颈区分不明显。上唇鳞6(2-2-2)枚,无颊鳞;眶前鳞1(2)枚,眶后鳞2(1)枚;颞鳞1(2)枚+2(1)枚。背鳞均为15行,光滑闪光;腹鳞156~182枚,肛鳞2枚,尾下鳞27~43对。背面淡黄褐色、棕褐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自颈至尾有黑色横斑,横斑由4个圆斑形成;头背有2条明显的弧形粗黑斑,颈部有黑箭头斑。腹面红棕色,正中有1条橘红色纵线,艳丽醒目,在此纵线两侧有交互排列的方黑斑。

54、团花锦蛇

团花锦蛇

俗名黑镶锦蛇,花长虫。蛇体粗圆,长度约90厘米左右。体背褐色,背中央及两侧有三行镶黑边的暗褐色椭圆形斑纹,像一团花。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省区,数量很少。

55、乌梢蛇

乌梢蛇

体全长可达2.5m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

56、花脊游蛇

花脊游蛇

花脊游蛇,有鳞目游蛇科。头较长,眼大,瞳孔圆形,体长,圆柱形,腹鳞具侧棱,背面灰褐色,背中央有一行暗棕色菱形斑。国内仅见于新疆南北疆,栖息于半荒漠或绿洲地带,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57、颈棱蛇

颈棱蛇

全长1m左右,无毒,上唇鳞7或8,不入眶,眶前鳞3;眶后鳞3或4;腹鳞123-158;肛鳞2片尾下鳞37-61对。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 从形态看颈棱蛇上颌齿有11-18枚,间隔一个短的无齿区后有2枚特别大的向后弯曲牙齿,形似后勾牙类。从形态上看该蛇极象蝮蛇,有"伪蝮蛇"之称。从繁殖情况上看它是卵胎生。

58、赤链蛇

赤链蛇

又称火赤链。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赤链蛇为无毒蛇。

59、黑脊蛇

黑脊蛇

体细长,呈圆柱状,全长0.5米左右。上唇鳞6 (3-2-1)枚,下唇鳞5枚;无眶前鳞和眶后鳞,眶上鳞1枚; 颊鳞1枚,入眶; 颞鳞2枚+2枚,上下前颞鳞均入眶。背鳞通身23行,起棱,最外行光滑无棱或微棱;腹鳞146~173枚;尾下鳞雄性50~66枚,雌性39~56枚;肛鳞1枚。体背面棕黑色,背中央有1条醒目的黑脊线,线宽占脊鳞及其左右各半鳞;腹面色浅。

60、黄链蛇

黄链蛇

生活于山区森林,靠近溪流、水沟的草丛、矮树附近,偏树栖。主要以蜥蜴为食,也吃小蛇、爬行动物的卵。傍晚开始活动,夜晚最为活跃。

61、繁花林蛇

繁花林蛇

俗名繁花蛇、金钱豹。有攀爬习性,捕食鸟、树栖蜥蜴。饲养观察其捕食壁虎、蜥蜴;根据广州龙洞附近采集的标本,解剖发现胃里有未消化完的暗绿绣眼鸟

62、腹斑游蛇

腹斑游蛇

腹斑水蛇又名海豹蛇,是一种水栖蛇类,以食鱼类为主。

63、台湾小头蛇

台湾小头蛇

台湾小头蛇为小型蛇类,成年体型通常在60cm左右,最长可达95公分长,头部小,头后有倒V的花纹,背部有条砖红色的纵带,并有不明显褐色闪电状的花纹,成蛇腹部为褐白色幼蛇为砖红色。

64、长吻海蛇

长吻海蛇

又称黄腹海蛇,长吻海蛇体长5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头狭长,吻长,吻端端到眼的长度大于两眼间宽度。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躯干和尾部较侧扁。背部深棕色或黑色,腹部为鲜明的黄色。尾部可有5-10块黄斑。

65、过树蛇

过树蛇

过树蛇又名藤蛇,在广州俗称过树榕。无毒。头大而略高,颈细,头颈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纵纹,身体细瘦,背鳞平滑呈古铜色、棕色或深棕色,腹鳞为乳黄色或黄绿色,其腹鳞及尾下鳞两侧均具棱,体长0.9~1.4米。卵生,每产5~8枚。栖息广州市郊县山区和丘陵地的灌丛和树上,白天常到水域附近活动,以捕捉蜥蜴和小鸟为食,也在田间捕食蛙和鼠类。

66、原矛头蝮

原矛头蝮

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67、渔游蛇

渔游蛇

体形中等大小的半水栖无毒蛇。头颈区分明显;瞳孔圆形;鼻尖鳞前端比较窄,鼻孔背侧位.上唇鳞色白,眼后下方有两条黑色细线纹分别斜达上唇缘和口角;腹面色白,每一腹鳞基部色黑,形成整个腹面黑白相间的横纹。

68、绿瘦蛇

绿瘦蛇

体型极细而长,长可达1.5米。头较窄长,与颈区分极明显;吻端略圆而平扁,超出下领;眼大,瞳孔呈一横缝;颊区呈一凹槽;躯干瘦长侧扁,尾甚长而细。背面鲜绿色,腹面淡绿色,腹鳞及尾下鳞前段侧棱白色,呈二纵线纹。

69、翠青蛇

翠青蛇

平均体长75-90厘米,最大可达120厘米。 身体背面草绿色,下颌、咽喉部及腹部黄绿色,下颌边缘及颔沟有绿色斑点。

70、蝰蛇

蝰蛇

又称黑斑蝰蛇。体长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链状椭圆斑3列,各椭圆斑的最外缘为黄白色,其次为黑色,在3列斑纹间,散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纹。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动。

71、温泉蛇

温泉蛇

温泉蛇是我国独有的珍稀蛇类,栖息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岩石洞穴或石堆中,冬、夏季都可以见到;温泉附近的石堆缝隙中常可以看见蛇蜕;也见它们在高原温泉附近的小河、沼泽中活动,以高山蛙、幼鼠兔、鱼类为食,雌蛇一次怀卵6枚。

72、盲蛇

盲蛇

盲蛇,又称钩盲蛇,为台湾地区所产蛇类中体形最小,体长不超过20公分,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鼻鳞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

73、崇安斜鳞蛇

崇安斜鳞蛇

主要栖息于高山森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700至1170米。头背色较浅,无斑纹,颞区眼后黑带不显。在颈部有一明显箭形黑斑,幼体该黑斑的两端黑纹非常明显,头部顶端呈红褐色;成体箭形斑不明显,其前缘镶以约一个鳞片宽的白纹。

74、粉链蛇

粉链蛇

体中段背鳞19行,中央3-9行微弱起棱,脊鳞明显大于相邻背鳞;背面黑色,具28-35+8-13个粉红色横斑。

75、紫灰锦蛇

紫灰锦蛇

无毒蛇。背部紫铜色,头背部有3条黑色带纹,纵向后坤,中间1条起自鼻间,止于鳞末端,另两条起自跟后,一直延伸到尾部。体尾背面有10多条形如马鞍形的淡黑色横斑,每个横斑约有3-5个鳞片宽;腹部玉白色。生活于山区,溪边、田边、路边及草丛中。以小型哺乳类为食。

76、黑线乌梢蛇

黑线乌梢蛇

黑线乌梢蛇属大型蛇类,雄大雌小。头背黄绿色,两侧各有两条黑线纵纹,幼体纵贯全身,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前部逐渐消失。成体腹面浅黄色,两侧黑色纵纹。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西藏、贵州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77、闪鳞蛇

闪鳞蛇

头和眼较小,鳞片富于光泽,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闪鳞蛇的名称源于此。

78、灰腹绿锦蛇

灰腹绿锦蛇

无毒蛇,全长约1m,体尾均较细长,尾长占全长的五分之二。通身背面翠绿色,腹面淡黄色,眼后有一条黑色纵纹。

79、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

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上唇黄白色。鼻间鳞大;鼻鳞与颊窝间一般无鳞片。

80、绞花林蛇

绞花林蛇

俗名烂葛藤、绞花蛇。一般栖息于山区或丘陵以及常栖于溪沟旁灌木上或见于茶山矮树上。在岷山,清凉峰等山脉湖泊也有分布。

81、海蝰

海蝰

海蝰,眼镜蛇科海蝰属物种,头颈区分不明显;体较粗短,略侧扁,尾侧扁;体鳞多少呈六边形,镶嵌排列;腹鳞明显,体前段较宽大,后部窄小。

82、滑鼠蛇

滑鼠蛇

俗名:乌肉蛇、草锦蛇、长标蛇、水律蛇、山蛇,是一种无毒蛇。背面黄褐色,体后部有不规则的黑色横纹。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生活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平原地带。蛇性情较凶猛,攻击速度快,捕食鼠类、蟾蜍、蛙、蜥蜴和其它蛇等。

83、红点锦蛇

红点锦蛇

全长在l 000mm以内,体重100-200克。背鳞平滑,头有3条"^"形黑斑,一条在吻背,穿过眼沿头侧向后,另2条在额部沿枕部向后,分别延续为躯尾背面的四条黑褐色纵纹。体前有4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渐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上海地区为广布优势种,南汇、奉贤每年捕获量在2t左右。

84、尖喙蛇

尖喙蛇

俗名: 犀牛鼠蛇,分布于越南北部以及中国广西部分地区,食性主要捕食小型蜥蜴和鸟。人工环境下有时也吃白鼠。

85、棋斑游蛇

棋斑游蛇

背面灰色和棕色,一般有五排黑点,像国际象棋的棋格排列,头后有一黑色“A”形斑腹面黄红色,或多或少具方形黑斑。

86、玉斑锦蛇

玉斑锦蛇

别名美女蛇,全长可达1米左右。背面紫灰色,头部有三道黑斑;背中央有一行几十个黑色菱形斑,菱形斑中央及边缘黄色;腹西灰白色,左右交错排列着黑横斑。

87、华游蛇

华游蛇

俗名草赤链、乌游蛇。常栖息于山区溪流或水田内。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至1646米。

88、绿锦蛇

绿锦蛇

全长1m左右,长者可达1.3m。头较长,略宽扁,吻钝圆。生活于海拔900-1620m的山区及丘陵地带。食鼠类。

89、水赤链游蛇

水赤链游蛇

水赤链游蛇(又名水游蛇)生活在山间溪流,平原田野的河叉池沼中。多见于水中,昼夜均有活动。善游泳,捕到猎物后在水面吞食。以泥鳅、鳝鱼等为食,亦食蛙类及蝌蚪。卵胎生,每年8-10月生仔蛇,每产4-13条。

90、福建颈斑蛇

福建颈斑蛇

俗名颈瘢蛇。小型蛇类,全长290~314毫米。生活于海拔700~1000米的山区,常见于森林、竹林中,穴居。食蚯蚓。卵生,7~8月产卵,每次产5~11枚。

91、棱鳞横纹钝头蛇

棱鳞横纹钝头蛇

吻部极短,头部后方有一W字形之黑色花纹, 身体为橙黄色。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为530至700米平原及丘陵地区。属无毒蛇。

92、棕黑游蛇

棕黑游蛇

俗名黄花松、乌虫。游蛇科,锦蛇属。全长1.5m -1.9m,体重0.5-1.5千克。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

93、喜山钝头蛇

喜山钝头蛇

是蛇亚目新蛇科钝头蛇属下的一个蛇种,主要分布于印度与及中国某些地区(如西藏、云南)。

94、横纹钝头蛇

横纹钝头蛇

横纹钝头蛇分布于中南半岛、泰国、缅甸、马来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香港、海南等地,常见于低海拔地区或山区。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8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泰国。

95、钝尾两头蛇

钝尾两头蛇

俗名双头蛇、越王蛇、两头蛇、枳首蛇。它是无毒蛇类。因有较大价值,被中国国家林业局收录为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体全长约350毫米。无鼻间鳞、颊鳞和颞鳞。上唇鳞4片,下唇鳞5片,眼前鳞1片,眼后鳞1片。背鳞平滑。通体13行。肛鳞完整。尾下鳞两列。尾部粗钝,有黄色斑纹;尾部形状、花纹与头部相似,因得此名。体色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背面灰黑色,鳞片外缘黑色,构成网纹;另一类的背面灰褐色,鳞片外缘色淡,背中央由黑点形成3条纵线。腹面橙红色,有零星黑点。尾腹面有一黑线纹。

96、菜花原矛头蝮

菜花原矛头蝮

俗名菜花烙铁头、菜花蝮、菱斑竹叶青。菜花原矛头蝮头较窄长、三角形、吻棱明显,上颌骨具管牙,为有颊窝的毒蛇。背面黑黄间杂。多生活于海拔较高的山区或高原、常栖于荒草坪、耕地内、路边草丛中、乱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见于溪沟附近草丛中或干树枝上。

97、三索锦蛇

三索锦蛇

三索锦蛇也称三索颌腔蛇,其背面灰色或黄褐色,无毒,生活于450-1400m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性情暴躁,处于攻击状态时前半身保持的形状呈"S"形,主要捕食鼠类,也捕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

98、横纹翠青蛇

横纹翠青蛇

横纹翠青蛇,属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有鳞目游蛇科翠青蛇属的一种蛇类。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99、眼镜蛇

眼镜蛇

眼镜蛇 ,在民间的俗称是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具冬眠行为。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繁殖期6-8月,每产10-18卵,自然孵化,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100、草原蝰

草原蝰

俗名: 金钱豹, 百步金钱豹, 金钱斑, 古钱窗 ,头部背面鳞片光滑。背部灰褐色,背脊正中有一行黑褐色锯齿状纵纹,体侧有暗褐色斑点缀成的纵纹2~3行。生活在草原、疏林和芦苇丛,也见于海拔3000m的山区。吃蝗虫(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和蜥蜴。卵胎生,产1~6条仔蛇,最多可产7条;分布于新疆,是当地的主要毒蛇。

101、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

又称山万蛇、过山峰、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在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及树林里。 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眼镜王蛇毒性极强。

102、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

俗名黄花松、乌虫。游蛇科,锦蛇属。全长1.5m -1.9m,体重0.5-1.5千克。随产地不同颜色差异较大。湖南浙江的颜色较浅;北京的颜色鲜艳,花纹明显;东北的颜色深基本是黑色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

103、蟒蛇

蟒蛇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肉类为食。

104、金环蛇

金环蛇

俗称金甲带、金包铁、金脚带或佛蛇等,环蛇属的一种,是毒性很强的蛇。一般来说,金环蛇和其他环蛇属的蛇一样,动作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金环蛇的毒性较其近亲银环蛇弱,但仍然属剧毒蛇,而数量也较银环蛇多。金环蛇性情虽然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但其猛烈的毒性让人畏惧三分,并且环蛇属的蛇类有扑光性,所以夜间野外行路和野外作业使用照明工具时要格外注意。

105、百花锦蛇

百花锦蛇

主要生活于岩溶地带海拔低于300 m的山区和半坭半石灌木林地区。常活动于山间田边、坡地及沟谷,岩溶地带的岩洞是它出入的场所。昼夜活动,以鼠为主要食物,亦捕食蜥蜴、蛙和小鸟。

106、蝮蛇

蝮蛇

体色变化大,头体背部由灰褐色而至土红色,头部在眼后到口角有黑色带,其上缘有一黄白色细纹;体背交互排列有黑褐圆斑;腹面灰白到灰黑褐色,有不规则黑点;尾尖黑色。捕食鼠、蛙、小型蜥蜴、鸟、昆虫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动等都受温度的制约。夜间活动频繁,春暖之后陆续出势寻找食物。

107、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左右。黑眉锦蛇别名家蛇﹑秤星蛇﹑菜花蛇(虽王锦蛇也称菜花蛇,但四川、贵州一带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黄颌蛇﹑枸皮蛇﹑黄喉蛇﹑慈鳗﹑黄长虫﹑广蛇等。头和体背黄绿色或棕灰色;眼后有一条明显的黑纹,体背的前、中段有黑色梯形或蝶状斑纹,略似秤星,故又名秤星蛇;由体背中段往后斑纹渐趋隐失,但有4条清晰的黑色纵带直达尾端,中央数行背鳞具弱棱。

108、王锦蛇

王锦蛇

王锦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遇到同类会相互残杀。头背鳞缝黑色,显"王"字斑纹;瞳孔圆形;吻鳞头背可见;鼻间鳞长宽几相等;前额鳞与鼻间鳞等长,是典型的无毒蛇,其长势仅次于蟒蛇。

109、五步蛇

五步蛇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有毒单型蛇,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生活时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截然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块。

110、灰鼠蛇

蛇目游蛇科鼠蛇属的一种。又称过树龙。灰鼠蛇又称为黄梢蛇、索蛇、过树龙、上竹龙、黄肚龙等。该蛇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生活在云南亚热带高原的低山或中山山间盆地,或河谷两岸的田间、地角。喜在土坎的草、灌丛中捕食鼠类,故有鼠蛇之称。灰鼠蛇灰鼠蛇灰鼠蛇为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温顺,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灰鼠蛇在被捉住时,具有断尾逃逸的习性。

中国境内的蛇不仅仅上面介绍的110种,还有不少呢。请把你还见过的蛇与大家分享一下呗。

相关推荐

​诺基亚X5,信仰也有性价比(内附小横评)

​诺基亚X5,信仰也有性价比(内附小横评)

120

诺基亚X5,信仰也有性价比(内附小横评) 回想小时候,诺基亚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核桃利器”,笨重且坚固。在那个年代,塞班就是“智能机”的代号,“诺基亚手机”见证了我们这...

​冲绳岛概况

117

冲绳岛概况 冲绳岛(日语:冲縄岛;平假名:おきなわ しま;罗马音:Okinawa shima),北部为山地,占全岛三分之二,有那霸岳、嘉津宇岳、恩纳岳等。南部多台地和平原。其西北部为一半岛--本...

​《墨子》原文 译文(二十三)

​《墨子》原文 译文(二十三)

66

《墨子》原文 译文(二十三)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具体时间不详。但从历史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墨家的产生当在儒家之后。《墨子》在先秦哲理散文中以质朴无文著称,...

​昆山十大必玩景点,去过九处才算玩转昆山

​昆山十大必玩景点,去过九处才算玩转昆山

94

昆山十大必玩景点,去过九处才算玩转昆山 在日常的生活中,唯有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随着假期到来,旅行又重新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到各地去领略大好风光,体验...

​论坛实录|仰山论坛之中国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

198

论坛实录|仰山论坛之中国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的工笔画可谓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如果从战国楚墓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画的审美追求系统、创作观念系...

​229.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概况

​229.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概况

177

229.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的概况 1.洛龙区的基本情况。洛龙区现为洛阳市市辖区,前身是洛阳市郊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区划调整更名为洛龙区,位于洛河南岸、洛阳城市区南部,北起...

​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上)

177

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上) IGUANA CARE, FEEDING AND SOCIALIZATION 绿鬣蜥饲养、喂食,及驯化 Copyright c 1991-2002 Melissa Kaplan, Anapsid.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此文章的其他原文格式可于以下连结中...

​上海特色盐汽水,为何难以打破圈子的局限呢?

​上海特色盐汽水,为何难以打破圈子的局限呢?

151

上海特色盐汽水,为何难以打破圈子的局限呢? 上海这城市带独特小资情调,然而,精致这词不能完全概括上海魅力。虽冠新兴“咖啡之都”美名,上海仍是老牌工业城。 这儿,除了...

​小说素材大全

54

小说素材大全 里面都是素材,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宗派:一朝两宫三族四教五宗八派 一世皇朝(周、汉、秦、臻、唐) 天地两宫:冥界、天庭 三族:掌管天下海域的龙族、无尽长空...

​推荐三本养成小说,本本经典,熬夜必看

​推荐三本养成小说,本本经典,熬夜必看

171

推荐三本养成小说,本本经典,熬夜必看 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是暖风一刻!今天给大家带来几本养成小说,熬夜必看相信你也会喜欢,还请多多点赞留言支持呀,每本都是高分佳作。...

​死神 人物介绍篇,黑崎一护

​死神 人物介绍篇,黑崎一护

185

死神 人物介绍篇,黑崎一护 黑崎一护,是灭却师与死神结合生下的后代,体内拥有虚的力量,在一次家人遭到虚的攻击时,为了救下家人,从死神朽木露琪亚那里得到了死神之力,从...

​「最全」历届世界杯各参赛国成绩排名

​「最全」历届世界杯各参赛国成绩排名

172

「最全」历届世界杯各参赛国成绩排名 历届世界杯前4名综述 自1930年第一届乌拉圭世界杯开始,除去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2届世界杯未举办,到2022年,全球第一运动足球世界杯已经举办...

​城市简介-新乡

​城市简介-新乡

81

城市简介-新乡 新乡,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紧邻河南省会郑州,建国初期为平原省省会。新乡是中原经济区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重要城市,也是豫北的经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