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青铜礼器有几种?
青铜礼器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青铜礼器可分为六大类:炊簋 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炊器以及酒器;
战国 双耳鬲式三足鼎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青铜~(古代器具,用于祭祀等)
西周早期 青铜兽面纹「先」鬲
鬲是一种陶制的炊煮器具。从出土文物看,史前很多地方都用过陶制尖底瓶。瓶的形状多样,但基本特点是小口、突腹、尖底,偏上有双耳,重心在耳上。使用时,一提绳子,重心前倾,口朝下,便于汲水。水半满时,重心下垂,瓶立,又进水使瓶满,这时重心又在上部,易倾斜,出水,可倒出(尖底瓶用在江河泉中汲水,在井中汲水用陶罐)。
西周中期 南姞甗
蒸食器,礼器。器型由甑和鬲上下叠摞而成。上部甑盛放食物,下部鬲用以煮水,中间设穿箅,以利于蒸汽通过。
西周晚期 重环纹盨
饪食器或盛食器,礼器。以煮或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为主。椭圆口,两耳,四足或圈足。有盖,盖上有足,取下盖翻置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食器盛装食物的器具。
西周中期 太师虘簋
盛食器,礼器。流行于商代至到战国时期。形似大碗,圆口,双耳,圈足。《周礼·地官·舍人》载:“凡祭祀,共簠簋”。青铜簋造型多样,早期无耳,后来有双耳、三耳或四耳簋,也有三足、四足或圆身方座簋。重要礼器。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与奇数鼎同时出现。
青铜簠
盛食器,礼器。盛行于西周末至春秋初。长方形,有盖,盖与器身造型相同而略浅,也有四足,其盖功能类盨盖。
铜胎刻双龙耳豆
盛食器。流行春秋战国时期。用来盛放干食或汤、羹类。作为礼器,以偶数组合出现,豆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多无耳,春秋时豆盘两侧加耳,战国时豆盘上加盖。
春秋时期 饕餮纹三足青铜敦
食器,礼器。用于盛放黍、稷、稻、粱等食物,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渐取代商周的簋,于盛肉的鼎配合使用。整器为球体或卵圆体,俗称“西瓜鼎”。
商晚期·青铜口父丁盂
盛饮器,礼器。敞口,深腹,有耳或无耳,圈足。
春秋 镂空青铜俎
割肉用的砧板;作为礼器,是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由木制砧板演变而来。方形,两端有足,似几,也称“俎几”。
青铜爵
饮酒器,重要的礼器。从商流行至春秋。圆腹,也有个别方腹,口部前端有流(出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近口两侧各有一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青铜饕餮纹花觚
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圆形,细长身,口沿和圈足外撇,状喇叭,侈口,细腰,腹部凸起。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细长,中腰更细。随葬时与爵共为中心器具。
青铜觯
饮酒器,礼器。形似尊而小。侈口,圆腹,圈足,多数有盖,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状觚。
青铜作父斝
盛酒器或温酒器,礼器,礼书上称为“散”。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一鋬(pàn,耳),下有三足。地位较低的小贵族用器。
四羊方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中型盛酒器,礼器。亦作“罇”。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有圆尊和方尊之分。口部侈大,粗颈,深腹,丰肩,有的肩上饰三牺首,圜底,高圈足或方足。
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
盛酒器和水器,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器型较多,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瓠形等。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代表性器物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战国早期的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
克罍(摄于首都博物馆)
大型盛酒器和水器,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器型有圆形、方形。圆形罍造型为敛口,广肩,丰腹,圈足或平底,肩有环形或兽首形两耳或四耳,下腹部一侧有穿鼻。方形罍多为小口,斜肩,有盖,盖作斜坡式屋顶状。《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可见罍又有盛水的用途。
虎食人提梁卣
盛香酒的礼器。盛行于商至西周。椭圆口,圆腹、椭圆腹或方腹,腹深,圈足,有盖和提梁;有也圆筒形卣、方形卣及鸟兽形卣。典型的鸟兽形卣有法国赛努奇博物馆收藏的虎食人提梁卣。
商代晚期的共父乙觥(摄于上海博物馆)
盛酒或饮酒器,礼器,也称“兕(sì)觥”。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背为盖,流为颈,身为腹,四腿做足。
商代 青铜饕餮纹方彝
盛酒器,礼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长方形器身,直口,直腹,少数下腹外鼓成曲腹状,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口,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扉棱。
商晚期 兽面纹瓿
盛酒器,亦用于盛水或酱,礼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兽头耳或无耳。亦有方形瓿。
战国早期 蟠龙纹带盖提粱鸟足怪人盉
礼器。主要用于盛水以调酒味的浓淡,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腹,带盖,前流后鋬。商周时期为袋足或柱形足。春秋战国时为鸟、兽首流,蹄形足,有提梁。盉也作注水器。
商代 雀鸟盖铭文三足青铜角杯
饮酒器,礼器。状爵,但无流和柱,两翼若尾,有的有盖。小贵族用。
云木纹青铜瓒 商(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酒器,礼器。长柄,前端作杯状,是从储酒器内舀酒用的勺。
鎏金铜缶(上海博物馆)
盛酒器,礼器。大腹小口,有盖。由陶缶演变而来。陶缶有盛酒器和乐器两种功能。
这些都是由西周奴隶主,制定出的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由于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叫作“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称“彝器”。例如鼎原来是炊器,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按照礼制组合成的所谓“列鼎”,何休注《公羊·桓公二年传》:“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是奴隶主统治权威的象征。礼器的这种功能,在奴隶制繁盛时期最显著。随着奴隶制度的衰微,“礼崩乐坏”,青铜礼器逐渐失去了这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