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介绍
祁县(qí xiàn)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全县辖6镇2乡(昭馀镇、东观镇、古县镇、贾令镇、城赵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160个行政村,289个自然村,一个省级开发区。至2013年,全县总面积854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
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2亿元,财政收入5.5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7元。
祁县祁太秧歌、戴氏心意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
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对梁村古文化遗址考证证明,早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就在祁县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祁县历史悠久,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而得名。春秋时,祁地属晋,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公元前556年,晋平公将祁地赐给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为姓,改姓为祁,即历史上有名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祁黄羊。他的城邑在今祁县的古县镇下古县村。公元前514年,祁奚的孙子祁盈因故被杀,食邑随之没收。晋分祁奚之田为邬(今介休)、祁(今祁县)、平陵(今平遥、文水)、梗阳(今清徐)、涂水(今榆次、太谷)、马首(今寿阳)、盂(今盂县)等七部分。现在祁县的境地,基本上是从那时候确定的。
战国时期,祁地属赵国。秦代,祁地属太原郡。西汉初置祁县。王莽篡汉,改祁为示,后复祁县。晋代恢复分封制,祁县属太原国,县城迁到祁城村。北魏时,祁县属大原郡。孝文帝太和年间,迁县城于今址。北齐天保七年废祁县。隋开皇十年重置县治,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属太州。后复属并州。金代,在县东南之团柏镇设帻州,县属之,不久帻州废,县属晋州,改祁为祈。元大德年间,复称祁县,属冀宁路。明、清两代属太原府。民国初年属冀宁道。1937年底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解放后属榆次专区,后改称晋中地区。
祁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百余人。如东汉王允,东晋温峤,南朝梁之王僧辩,唐朝温大雅三兄弟,宋朝王溥,近代渠本翘,还有著名诗人王维、王绩、词人温庭筠等,社会贤达戴廷式寓居的丹枫阁,就在城内,是顾炎武、傅山等爱国志士聚会的场所。
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孝义帝太和年间(477──49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祁县古城以其严谨、周密的布局设计,精巧细致的建筑工艺,使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广泛关注。近年来,许多影视剧组纷纷来祁县拍摄外景。上海同济大学、上河城建学院等高等学府,更把祁县显示明、清建筑风格的街道、民居当作实物教材,多次派师生前来实地考察、研究。有关方面将祁县古城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其间有与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渠家、何家、马家等十二处。 1994年一月,祁县古城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将以其辉煌的历史,永垂史册,以其灿烂的今天,光照后人。
祁县素以文风著称,历来注重教育。创办于金代大定年间的学宫及后建之昭馀书院,至今遗址犹存。1905年,渠本翘首倡创办祁县中学校,是山西省最早的县办中学之一。1909年,孟步云力排众议,创办女子小学,开女子教育之先河。尊师重教相习成风,藏书、出版亦很可观。祁县图书馆现有藏书11.7万册,其中古籍图书5.03万册,善本图书3万余册,数量之多,版本之精,为县级图书馆少有。宋版书《昌黎先生集考异》系海内孤本,被誉 为“国宝”。祁县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达4600多件,其中古字画1000多件。历代名家如南宋管道升、明唐寅、仇英、蓝瑛、董其昌、清傅山、何绍基、钱载等人的真迹,均有所藏。
晋剧。 祁县为晋剧主要发祥地。同治七年(1868)创办的上下梨园,是较早的晋剧班社。张庄的荣升班也培养了众多的晋剧艺徒。晋剧爱好者们还组织了许多技艺很高的票庄社。对晋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祁县又是祁太秧歌的发源地之一,为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曲,拥有剧目300多个。还派生出一个新的艺术品种--祁县武秧歌,表演方式以武打为主,采用传统武术套路,真刀真枪,具有独特风格。
祁太秧歌。宋、元以来,乡间流传之词调俚曲甚广,因其曲调优美,易学易记,由明及清,代代传袭。因受流传区域内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渐形成以祁县、太谷为中心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方剧种,初无剧种专名,笼统地称之为“秧歌”,1951年榆次专署在祁县成立“祁太秧歌研改社”,组织各县艺人作秧歌研改,后录入《中国戏曲辞典》,正式定名为《祁太秧歌》。秧歌词名俚俗,向为封建文士所鄙薄,清王朝省抚屡下禁令,民国八九年间亦下令禁演,但因多反映凡人琐事,有深广的社会基础而盛传不衰。最初之秧歌曲主要用于元宵社火,略事化装,随社火队在街头演唱,所以也称“过街班”或“踩街”。
绘画。祁县人有绘画艺术之禀赋,王维以诗著名,而开文人画之先河,温廷筠以词闻世,亦善绘事。 综观古建栏壁,器皿装饰,居室悬挂,或彩粉、或著漆、或瓷绘、或挂壁,界画工笔,线描写意,无处不包含民族气息而令人悦目。
书法。 县人历来注重书法。古时为出仕必修,清中叶以来,多为从商实用。书法风格分两大种流派,或端庄遒劲,或清秀娟丽,时人称之为“买卖人字”。清代,收藏墨迹为一大时尚,最尊傅山,刘镛等名家。晚清以祁隽藻、赵子谦楹幅最多。商界炫耀其势者以悬张李鸿张、左宗堂条幅为容,国民时期常赞春、赵昌燮等近代书法名家手迹遍见于各大商绅楹壁。社会各阶层长于书法者有韩定中、杨芳、渠本桥、乔思远、刘奋熙、乔上谦、乔佑谦、高锡华、赵维基、高叙宾、渠晋山、阎永年、贾家鼐、范叙宾之6幅条屏“石壕吏”存于民俗博物馆。
社火。晋商社火发源地之一。社火是祁县人民宣泄欢快情绪的一种街头表演艺术,自娱自乐,粗犷豪放,集音乐、舞、美、技巧、武术于一体,贴近生活,经久不衰,成为盛世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主要文化生活。具体形式有龙灯、背棍、撅棍、顶杆帆、火流星、 抬扛箱、高跷、狮子舞、二鬼摔跤、张瓮背张婆、竹马、牛斗虎、旱船、刘三推车、抬轿、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明和尚逗柳翠、扑蝴蝶、钻钱鬼、红鞋前程、彩车等。
武术。有着“中国武术之乡”的祁县乡民有习武强身的传统,明、清、民初由盛。当时,受宗派观念影响,各门派授艺及严,多以老拳师为核心,以师徒关系进行传播和演练。新中国建立后,县体委不断组织各门派拳师进行表演、比赛、切磋技艺,并对县境内流传的武术门派、拳师、功法等进行了挖掘整理,使武术这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发扬。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为清乾隆年间本县小韩村人戴隆邦(1720-1809年)所创。戴氏为祁县名族,明末清初历代为官。戴隆邦从小嗜好武术,青年时已成为很有名的武术师,以其精湛的武术才能,在河南余旗镇开设镖局。他坚持习武练功,以武会友,广交武术名家。几经寒暑,苦心钻研,集河南李政、山东金世魁、陕西牛希贤以及山西蒲州姬龙蜂所传心意拳之精华,同先祖戴芝所传受之柱功融为一炉,编创了具有独特功法的戴式心意拳。戴式心意拳形成后,传拳极严。隆邦传子文量、文勋。文勋章传子戴五昌、同族戴良栋及表弟郭维怀。良栋传子戴魁,魁因抽染毒品,致使家境衰败,此拳开始外传,现已传至第七代。
祁县民居建筑。集实用、艺术于一体,实现了二者和谐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被中央电视台列入《中国民居精华》系列片,已介绍到国外。祁县古城明风清韵,古色古香。全城共有古院落1000多所,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2万多间。民居代表作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被誉为“双璧”。乔家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6个大院,含20个小院。整个宅院呈双“喜”字型,不仅富有整体美,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又各具特色。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所有场景都在乔家大院拍摄,因而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纸扎艺人,俗称“画匠”。主要从事于建筑物彩绘、油漆。由于民俗丧事冥祭对纸扎品德需求,这一附属职业反成为画匠的首要技艺。纸扎所用材料主要是泥巴、竹、秸杆和纸。凡是间所有,几乎都可以用纸扎制成。人物有方相魌头(俗称口口进宝)、侍俑(俗称美人人)、白鹤童、南极仙翁、十美女、引路菩萨、善财、龙女等。建筑物有亭、阁、院、戏台、金银山等。其余则鸟兽虫鱼、花卉盆景,应有尽有。其艺不可谓不精,而损物耗财助长迷信,实不可取。民国年初较知名的纸扎店,城内有郭、渠两家,贾令村“天顺公”林家、瓦屋村郭家等四五处。城内郭姓传人,曾参与永乐宫、晋祠、太原文庙、刘胡兰纪念馆、本县烈士陵园等建筑物装饰彩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