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西孤军坚持了多少年:30年?45年?出土文物不断拉长时间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西州城内白发兵
近日,一部创意独特的广告片风靡网络,这就是《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很多人通过这个短篇电影,知道了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知道了大唐西域守军曾经孤悬绝域,泣血相守近半个世纪的悲壮历史。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逃难于蜀地。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紧急组织了一万五千人的勤王兵马奔赴中原。不仅安西和北庭,河西、陇右等地兵马也被抽调勤王,导致边关兵力空虚。吐蕃趁机大肆入侵,于公元763年已尽陷兰州、廓州、河州、鄯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大片地区,甚至于当年一度攻陷长安。同年,唐朝又发生了仆固怀恩叛乱。一系列事件导致唐朝最终丧失了河西走廊,安西和北庭也在763年这一年与中原正式失去了联系。
此后,大唐的西域守军尤其是安西都护府,最后坚持到了哪一年?已经是千古历史之谜。
庭州古城遗址
790年,北庭治所——庭州陷落
公元763年以后,安西和北庭的守军只能通过北路的“回鹘道”,与朝廷进行联络。由于回鹘方面对使节经常进行勒索和抢掠,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只能时断时续。在唐德宗继位后,安西和北庭曾经和朝廷恢复了联系,时间大概在公元781年(建中二年)左右。
唐德宗对西域守军其进行了口头嘉奖。其中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君王,安西节度留后郭昕封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所有安西、北庭将士升七级。
著名高僧悟空,在安西都护府境内生活了很长时间,于789年经过北庭、回鹘抵达长安。他在《悟空入竺记》中记载了镇守安西四镇和北庭的各位官员、将领名字,成为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然而,就在悟空离开西域后,北庭都护府就迎来了最后的日子。
公元790年,吐蕃大军攻陷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残兵退守西州,并于次年联合回鹘援军,对吐蕃展开反攻。然而,北庭和回鹘联军的反攻遭到失败,杨袭古也惨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所杀。
西州古城遗址
791年,北庭最后重镇——西州陷落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故事发生地就是西州。影片通过主人公,提到了“建中十一年”,这实际是一个不存在的年份。唐朝建中年号只有四年,“建中十一年”实际应该是贞元七年。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正是历史学家认为西州陷落的年份。
西州,就是高昌,在今天的吐鲁番。在经济地位上,西州比庭州更加繁华,人口更多,而且基本都是汉人或汉化胡人,基本盘十分强大。因此,西州能够比庭州坚持更久。后来的高昌回鹘,就是凭借西州充沛的人力资源,在西域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强权之一。
但是,回鹘大相颉干迦斯杀害杨袭古事件,使得西州守军彻底与回鹘翻脸,只能保境自守。西州到底如何陷落于吐蕃,历史完全没有记载。但是考虑到西州在此后数十年里都保持了元气,很可能是不战而降,未经历战火的过多摧残。此时,北庭都护府孤军坚守了共28年。
唐朝骑兵
792年,安西重镇于阗陷落?尉迟曜用考古证据打脸:我没死!
北庭都护府全部陷落后,安西都护府的结局成为了历史之谜,甚至于安西四镇每一镇的结局,都会引发学者们的激烈争论。
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原先,史学家们多数认为于阗是最早被攻陷的,时间大概就是791-792年,相当于北庭陷落的同时。然而,一份出土文献却结结实实重创了这个观点。
这是一份编号为“hedin24”的民间收藏的出土文书。文书为汉语、于阗语双语,记录了“乘驼人桑宜在神山堡发现异常”,于阗国王下令“人畜一切尽收入坎城防备”,记录者为汉名官职典史、判官,最后落款为“节度副使都督王 尉迟曜”,年份为“贞元十四年闰四月四日辰时”。这一年,乃是公元798年!
唐朝西域地图
这个文书石破天惊!尉迟曜,是被收录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著名人物,为于阗国王和安西节度副使,是当时的安西地区仅次于郭昕的第二号人物。尉迟曜镇守的于阗,阻挡了吐蕃从高原北上安西的通道。只要于阗不失,吐蕃就只能从河西走廊绕道,从东边攻入安西都护府,路途遥远而且补给艰难。
从755年安史之乱开始(原于阗国王,尉迟胜率军勤王,弟尉迟曜坚守本国),尉迟曜为安西都护府把守南方关口足足34年,一直到798年还顽强的活着!可以说,安西都护府能够坚持半个世纪,尉迟曜数十年的坚守,是最大的保证!
但是,于阗在历史上最终还是陷落了,汉文和吐蕃文史书都证明了这一切,吐蕃后来还驻军镇守此地。但是,尉迟曜用坚强的寿命,通过出土文献,将唐朝坚守于阗的时间又延长了至少6年!
唐代安西守军城堡遗址
805年,吐蕃围攻龟兹,郭昕与三千白发兵战死?恰恰相反
由于于阗在南方顽强的坚守,安西四镇的其他三镇,都大大延长了坚守的时间。至少在公元805年前后,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的史书记载依然是:“吐蕃围攻龟兹”。此时,安西都护府已经孤军坚守了42年!
一些网文为了渲染这段历史,往往写上“安西大都护、铁血郡王郭昕,率三千白发兵,与吐蕃大军血战到底,全军覆灭”,把龟兹的陷落写得异常悲壮。然而事实上,吐蕃从来没有攻克龟兹!
关于这段历史,必须要记住两个回鹘可汗——怀信可汗(795-805)和保义可汗(808-820)。怀信可汗,曾击杀了残暴又无能的颉干迦斯,率军反攻吐蕃,在位期间成功收复了北庭地区。怀信可汗之子保义可汗,即位前就镇守西州,曾经率军援救了被吐蕃围攻的安西都护府。
清代发现的《九姓回鹘可汗碑》拓片
19世纪在外蒙古地区发现的《九姓回鹘可汗碑》,就是保义可汗事迹的记录。碑文详细记载了保义可汗救援龟兹,与唐朝的安西守军联手,将吐蕃大军一举歼灭。“后吐蕃大军攻围龟兹,天可汗领兵救援。吐蕃落荒,奔入于术,一时扑灭……”(《九姓回鹘可汗碑》碑文)
于术,就是著名的于术守捉城,位于焉耆镇西边七十里。安西与回鹘联军,在此地将吐蕃大军彻底歼灭,并且一路追击,收复了疏勒镇、焉耆镇。所谓“郭昕与三千白发唐军,在安西最后一战中全军覆灭”,根本是不存在的!这一战大约发生在805-808年之间,也就是保义可汗即位前。
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颇具当地风格
808年后,安西的唐朝势力被消灭了吗?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808年,有学者认为是安西都护府最后陷落的年份。之所以选定这一年,因为808年是回鹘保义可汗继位的年份。此后,安西都护府的名字就彻底消失于历史中。
虽然历史存在严重争议,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从前的说法——“吐蕃攻陷龟兹”或“吐蕃攻陷安西四镇”是根本没发生过的。吐蕃确实攻下了于阗,后来又一度攻克了疏勒、焉耆,但龟兹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而且,疏勒和焉耆,最终还被成功收复。
在涉及保义可汗的历史文献中,曾发现过回鹘廷臣对可汗的祝福,这些廷臣就包括了“北庭、西州、龟兹、疏勒、拨换、焉耆、温宿”等地官员。除了于阗之外,北庭和安西几个重镇几乎都包含在内。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剧照
可以看出,公元808年以后,北庭和安西的很多地区都归附了回鹘。840年回鹘汗国瓦解,部分回鹘人投奔北庭和安西,最后发展为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并且接受了当地的佛教信仰,汉化程度非常高。这说明,龟兹、西州等地对回鹘的统治是比较接纳的。
808年后,龟兹等地的唐朝安西都护府残余势力,到底是被回鹘消灭的?还是以附庸方式继续生存下去的?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这一时期龟兹并没有太多的回鹘文化出现,直到高昌回鹘建立才有所改观。这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破解这些谜团。
在龟兹的库木土拉石窟中,曾发现“大唐大顺五年五月三十日 沙弥法晴”的题记。这又是一个不存在的年份,大顺年号只有三年,相当于公元894年。13年后的907年,唐朝宣告灭亡。(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