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小故事
之前看人民日报发表的一张图片——《中国抗疫图鉴》
它浓缩了中国疫情的过程,记录了疫情下人们的人生百态,大家都说《中国抗疫图鉴》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抗疫图鉴》部分
《清明上河图》也可以说是我国最耳熟能详的几幅艺术作品之一了。《清明上河图》的群众影响力很高,它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完成时间是在“政、宣间”,即公元1111—1125年。“据元代杨准跋云:‘卷前有徽庙标题’,李东阳题云:‘卷首有佑陵瘦筋五字签及双龙小印’, 可证画题由宋徽宗赵佶钦定并亲书,此画亦应作于徽宗政、宣间”至今就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在《清明上河图》这一画史魂宝存世的八九百年的时光里,关于它的故事可想而知就很多了。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按存世时间来说,《清明上河图》并不占优势,但为什么它能进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这个队伍中呢,那就要从它的艺术性和历史性上好好说说了。
1.历史性
《清明上河图》主要是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也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通过它的存在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宋代的历史。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2.艺术性
这我就不关公门前耍大刀了,太专业,我就直接上资料了。
1、作品体现了我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古代画家“目识心记”深厚的默写功能。
2、线描技法已臻和谐完美的高水平。突出地体现了我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的技法特色。
3、是人物刻画、景物描绘达到形神毕肖、生动准确的神品之作。
4、是中国画传统的“散点透视”的布局的典型。
5、是界画、山水、人物融为一体的以工带写,以写润工的典范。
6、是显示画家高度的组织技巧和概括现实生活能力的范例。
7、是研究宋代社会的综合形象史料。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张择端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除了这两点,还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张择端还欲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清明上河图》中不只是简单地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同时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通过表现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场景。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但遗憾的是,宋徽宗迷恋精绘祥瑞和吉兆,他看出《清明上河图》的画中用意,不愿收藏,只在卷首题签后就将其赏赐出去。
宋徽宗《瑞鹤图》
但除此之外它的故事性也很强,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最有代表性的就三个版本:
宋本: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故宫藏本,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明本: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宋本”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
清院本:由清宫画院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清院本
而关于原本,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就有五次被收入皇宫府库,四次流入民间的故事,其实最传奇的要属《清明上河图》的最后一次流浪。
世人都说杨仁恺先生是《清明上河图》的“再生之父”,但是其中的渊源可能很多人却不太清楚。
杨仁恺先生
事情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1949年7月,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开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大部分藏品都是从末代皇帝溥仪那里缴获来的名贵书画、珠宝玉饰等。而又因为溥仪本人并不像他的先祖乾隆那样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经常会搞出一些把赝品当真品的事情——但其实乾隆也走过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在电视剧《延禧宫略》上就有乾隆鉴定书画的小故事。)但对比其他人乾隆的艺术鉴赏水平还是相当高的。1950年,在东北博物馆的仓库里,放置着大量破旧之物,工人成筐成筐地清理着杂物。杨仁恺先生担心文物被误清理掉,于是赶往仓库亲自监督。事后杨仁恺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也将发现《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道出。
杨仁恺:“事实上,当年溥仪准备出逃到日本的时候,他所带的《清明上河图》不是一件,而是三件,在这三件当中,他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真的。后来他带的这一百多件东西由东北人民银行转给了东北博物馆收藏。1952年清理这批文物的时候,我也去了。当时我正好在东北文化部工作,我记得,当时我到那儿一看,发现工作人员在初步整理的时候,把画得很工细的明朝苏州《清明上河图》的片子选了出来,而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却被放在旁边,没有被选上。”
杨仁恺先生随后将卷轴带回研究所,经过几日的比较,将其中最古老的绢布古画抽出,确定,这正是流传800多年之久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可能从这个故事里观者或许很难理解杨仁恺先生对于《清明上河图》的再造之恩。试想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动荡刚刚结束的20世纪50年代初,文物收藏还不太受重视,经常就有些赝品或是质量不高的字画被送去造纸厂化浆再造的。而这批被认为是没什么价值的书画就那么堆在博物馆临时库房里,不出意外就是当废品处理了。全靠杨仁恺先生慧眼识宝,拯救了《清明上河图》真迹。
杨仁恺先生鉴定
杨仁恺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博学者之一、书画鉴赏大师、书法大家、博物馆学家,拯救《清明上河图》真迹,也只是他考证与拯救的众多国宝级文物之一。
文物的魅力有时候不单单只是从其自身艺术价值出发,有时关于它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颠沛与流传,在近千年的文人墨客、皇家贵族的鉴赏守护中,它存在的意义开始变成一群人的信仰。
文/叶婉荣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