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东北军孙铭九
民国时期,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发动了“西安事变”,用兵谏的方式强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建立起抗日统一战线。
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关押,他麾下的东北军内部也出现分歧,东北军的少壮派和元老派,为营救张学良的事情发生了冲突,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打死了王以哲等东北军高官,从而导致东北军彻底瓦解。
王以哲
孙铭九只是东北军的一个小人物,他原本是张学良弟弟张学铭的同学,在张学铭的介绍下,才到张学良那里任职,担任张学良的贴身侍卫。孙铭九对张学良特别忠心,在张学良的培养下,他成为了东北军少壮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孙铭九这一辈子做过两件大事,第一次在“西安事变”爆发的时候,蒋介石就是他和另一个东北军营长抓获的。第二次就是在“西安事变”解决后,张学良被扣押,孙铭九等少壮派军官,觉得王以哲、何柱国等东北军高官,已经背叛了张学良,于是发动了兵变,杀死了王以哲等人,导致东北军被瓦解。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孙铭九当过伪军,等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投靠了国民党,最终在解放战争时期被俘虏,由于他本人在“西安事变”中有功劳,所以被特赦。九十年代张学良被释放后,有人问他现在还健在的东北军军官,他最想见谁,张学良毫不犹豫的说孙铭九,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感情很深。
孙铭九
1909年,孙铭九出生于奉天新民,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虽然出生普通,但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很用心,就算是过得再苦,也要把孙铭九送去学堂。孙铭九小时在本村附近的私塾读书,他学习成绩很好,后来考上省城的第三中学,在那里遇到了他的贵人张学铭。
张学铭是“东北王”张作霖的二公子,而孙铭九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但是这也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等孙铭九从中学毕业后,他已经满了十八岁,在张学铭的推荐下,加入了奉军。当时孙铭九在张学良身边当差,通过张学铭的介绍,张学良也注意到这个小老弟,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
1927年,在张学良的保送下,孙铭九跟着张学铭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学习炮兵技术。
张学铭
1928年,孙铭九回到东北,在奉军里面当炮兵,这一年中,“东北王”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继承了“东北王”的位置,他宣布“东北易帜”,加入了国民政府,奉军改编为东北军。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期间,张学良率领东北军出关支持蒋介石,打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等人的反蒋联军,张学良也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军事二号人物,控制着北方大部分地区。为了感谢张学良,蒋介石推荐张学铭担任天津市警察局长,张学铭当上天津警察局长后,就让孙铭九在天津保安队任职。
1931年,张学良正式担任国民党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在南京感谢蒋介石后,张学良就从南京返回北平。当经过天津的时候,张学铭这时候已经是天津市的市长,为了保障张学良的安全,他让孙铭九带着保安队保护张学良,当孙铭九执行完任务,准备返回天津的时候,张学良还送了一块瑞士名表给孙铭九。
9月,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由于判断错误,以为日军只是小规模进攻,为了避免更大的军事冲突,张学良下令让东北军不许抵抗,结果导致东北被日本人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东北被日军占领后,东北军的主力撤入关内,接着日本人又入侵热河,东北军虽然做了一些抵抗,最终日军还是轻而易举的占领热河。由于接连丢了东北和热河,张学良已经是全国声讨的对象,在蒋介石的“推荐”下,张学良选择出国考察。
孙铭九
1935年,张学良回到国内,重新出山,担任武汉“剿总”副司令,孙铭九就直接跑来投靠张学良,被任命为随从参谋,兼卫队二营的营长。
1936年6月,张学良和杨虎城联手成立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孙铭九等东北军少壮派军官,被送到那里学习。7月,张学良成立了“抗日同志会”,张学良为主席,应德田为书记,孙铭九为行动部长,“抗日同志会”的成员,都是东北军的少壮派,他们对张学良特别忠心。
晚年张学良
少壮派军官虽然官职低,但是很得张学良信任,只要是他们在执行任务,这就代表是张学良的意思,他们还影响着东北军基层的人事任命,所以东北军的高层对他们就很忌惮。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让孙铭九率领卫队二营,和王玉瓒的卫队一营,一起进攻华清池捉拿蒋介石。经过一番激战,孙铭九和王玉瓒率领卫队营,已经消灭了蒋介石的卫队,孙铭九跑到蒋介石的房间,他发现蒋介石的假牙还在,而且被窝也是热的,蒋介石肯定没有跑远,他带着士兵到处找蒋介石。
钱大钧
孙铭九和王玉瓒二人,从左右两侧分别率兵搜后山,孙铭九率兵首先在一个山洞里面抓到钱大钧,而钱大钧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孙铭九问他蒋介石在哪里,钱大钧说不知道,孙铭九带着人继续搜山。没过一会,孙铭九在半山腰,抓到蒋介石的贴身卫士蒋孝镇,这个蒋孝镇是蒋介石的侄孙,虽然他也没有说出蒋介石的踪迹,但是孙铭九发现他紧张的朝后面看,于是下令继续搜山。
在天刚亮的时候,视野也开始明亮,搜山的士兵发现一块大石头后面躲了一个人,正准备要开枪的示警的时候,石头后面的人说他是蒋介石,叫搜山的士兵不要开枪。当时在捉蒋现场,孙铭九和王玉瓒都在,但是蒋介石只认识孙铭九,不认识王玉瓒,所以日后都以为抓蒋只是孙铭九一个的功劳。
在蒋介石被抓后,孙铭九立了大功,张学良提拔他为卫队团长。
当“西安事变”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关押,这时候东北军内部出现了问题,东北军的元老派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救出张学良,而孙铭九、应德田等少壮派军官,觉得元老派投降蒋介石了,他们要用武力营救张学良。
东北军战士
可是蒋介石就是不放张学良,东北军的高层也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于是孙铭九、应德田等少壮派军官,决定发动兵变,夺取东北军的兵权,然后用武力使蒋介石释放张学良。
1937年2月,少壮派军官们,在孙铭九开完会后,决定刺杀王以哲、何柱国等东北军高官,当时东北军在西安只有孙铭九的一个卫队团。孙铭九派手下的连长于文俊去刺杀王以哲,于文俊来到王以哲家后,当时王以哲还躺在床上,被于文俊开了九枪打死,接着又想杀何柱国,可是何柱国逃到杨虎城的家里,躲了一劫。
王以哲被杀后,东北军的师长刘多荃要率兵返回西安,扬言要杀掉少壮派的军官们,为王以哲报仇。毕竟孙铭九等少壮派军官,在东北军资历浅,他们控制不住局势,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孙铭九等人逃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等刘多荃率兵来到西安后,杀死了于文俊、高福源等少壮派军官。
刘多荃
孙铭九受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苦日子,在陕北待了两个月就离开了,东北军他是回不了,加上他又捉过蒋介石,中央军也不能去,于是他去上海的租界居住。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铭九靠着自己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在汪伪政府当“参赞武官”,成为一汉奸。在抗日战争末期,孙铭九又当过山东的“保安副司令”,这段汉奸经历也是他的心病,在年老后一直不愿意提起。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打内战,收编了很多伪军,孙铭九就加入了国民党,被派回东北。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在解放黑龙江宾县的时候,孙铭九被俘虏。
晚年孙铭九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靠着在“西安事变”中,捉蒋有功的表现,被人民政府特赦,还当过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90年代,张学良被释放出来,有人问他现在东北军健在的军官,他最想见的人是谁,张学良毫不犹豫的说出孙铭九的名字,孙铭九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老泪纵横,可惜最终他们也没有见过面。
2000年,孙铭九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如果方便请大家多多点关注。
声明: 历史公共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