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 高第街:昔日的广州“乌衣巷”,如今的魔幻“雨蓬街”
广州的高第街,位于越秀区,连接着北京路和起义路,是广州著名的的古老商业街。曾经的高第街,外围骑楼林立,内里门庭若市,豪门望族云集,知名商铺汇聚,可谓盛极一时。
高第街东侧的牌坊与外围的古老骑楼建筑。
高第街东侧的牌坊。
高第街街景。
俯瞰夜幕下的高第街。图源@图虫创意
但盛极必衰是世间万事万物都躲不过的规则。唐朝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述的是东晋名门王谢家族曾居住的南京乌衣巷的衰落,如今的高第街,同样是这样的遭遇。
高第街中有一处小巷,写着“许地”二字,许地其实就是广州著名的许氏家族的发祥地,是清朝第一大盐商许拜庭故居。这里还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童年生活的地方。许氏家族还出过很多知名人士,如清代的广州名绅许祥光、民国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红军将领许卓……但如今的“许地”,只能落寞地挂在小巷入口,昔日的繁盛只存在历史文字之中。
挂着“许地”牌子的小巷入口,巷中堆放着垃圾桶、共享单车,后头开着一家士多店。
夜晚的“许地”。
高第街经历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成为了“内衣一条街”,同时也有许多商铺经营着睡衣、泳衣、皮带、袜子等衣装配饰。不过,这样集聚的商街模式,也被互联网冲击得很严重,街上少见年轻人的身影,更多见的是一些叔叔阿姨来这里淘一些物美价廉的衣物。
高第街上的商铺。
高第街上少见年轻人身影,更多的是中老年人的面孔。
商店走的自然也不是高端精品路线,而是以低价吸引人。
高第街的格局基本上就是一条窄街由西向东,两侧商铺依次排开,夹着巷子、横街的入口。沿街都是典型的楼上住宅、楼下商铺,不过这里总是人来人往,还有很多拉货的推车板车,白天非常的嘈杂,不知道沿街楼上的住户是否可以忍受。
高第街的商铺格局,下面是商铺,上面就挂着二楼住户晾的衣服。
白天的高第街,人流、货物熙攘往来,沿街十分嘈杂。
不少沿街建筑的屋顶、外墙都长出了茂盛的绿植,估计有一部分是荒废弃置了的。
高第街的背后也有居民楼,或许高楼层的住户不会对噪声过于烦恼。
高第街一幢较高的居民楼,楼下本来也是店铺,如今已被水泥墙封住。有人在墙上涂鸦。
晚上的高第街,一颗孤星高悬,此时比白天安静很多。
晚上的高第街。
高第街跟大多数的广州老街一样,短短半里长的街中,却藏着数不尽的横街窄巷,每条巷子都通向幽深,仿佛有许多古老故事等着诉说。
高第街两侧的街巷入口。
高第街还有一个十分知名的特色,就是它沿街商铺的雨蓬。这些雨蓬跟街上的电线组成了一种景观,密密麻麻、错综复杂,魔幻的“赛博朋克”感十足,拍出的照片颇有视觉效果,倒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记录。
雨蓬就像从商铺老旧的躯体中长出的新枝嫩叶,为底下挡住滴落的雨水,在衰朽的光景中体现出了不屈的生命力。
高第街街景,连片的雨蓬是特色景观。
夜晚的高第街街景。
点一盏孤灯,也可当月亮。
不过,这样的环境也存在风险隐患,当年就曾有过发生火灾,消防车却因雨棚太密集,难以进入高第街内的事故,所以高第街也曾进行过整肃工作,清拆了一部分违规雨棚,整治了沿街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如今高第街的雨蓬依然是一道神奇的景观,那当年的“盛景”,可想而知。
高第街的消防整治宣传。
高第街如今每日都会有城管巡视,检查、整顿违规情况。
高第街邻近北京路黄金地段,无论是地利还是人流量都有着天然的优势,按理来说应该发展得更好,但如今却陷入了困境。若说要作为古迹景点,这里的保护和修复可以说是不合格;若说要作为商业街道来开发,这里的现状显然不符合预期与规划。
近期路过高第街,会看到一些工程在进行,但并不是拆迁或者大改造,只是一些例行的修修补补。其实高第街早年就传出过几次拆迁的消息,但因为种种原因,仍然不能成行,只能在一次次的城市建设中被修补、整顿、遗忘……
近期高第街西侧的修路工程。
高第街历史悠久,几经变迁,央视和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都先后以“高第街”为背景,拍摄过同名电视剧,反映了广州和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高第街是广州城变化的见证者。而它,也在这些变迁的时代中,先后成为过望族居所、商业中心、日用百货集散地、个体户集贸市场、服装旺街……再到如今的“内衣一条街”,即使从当年辉煌的巅峰位置跌落,高第街依然安之若素。
高第街就这样,将自己这一小方天地,根植于时间里,让铺主安身觅食,替城市保留记忆,使老广们还能在这里淘一些廉价衣物,对老去城区产生一些缅怀和感慨……
北京路上车来车往,高第街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