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讨吃调
坝上讨吃调
原创 白宝 上谷文化院
作者简介
白 宝,男,六十年代生人。籍贯河北尚义,现居古城宣化。1983年7月毕业于张家口师专数学系。专业职称副教授。
涉猎报告文学、人物特写、自由诗、古体诗、散文、歌词、小品、快板、评论等多种文体的创作。他的教育讲座《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如何调整考试心态》《怎样填报高考志愿》等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现为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数学学会会员、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家协会理事、张家口诗词学会理事、张家口市宣化区文联副主席。张家口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编者按 讨吃调,也称“乞丐腔”,是中华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有各地的“讨吃调”,各地有各地的“乞丐腔”。坝上“讨吃调”其实就是张家口坝上地区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东路“二人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许多人对这种民间说唱不甚了了,甚至认为土气难登大雅之堂,民歌反映现实,民歌唱出地方特色,为此,本刊选编了白先生的《坝上讨吃调》文章,为读者、研究者认识了解民歌,开启新的一扇窗口。
坝上讨吃调
对于生活在冀北坝上地区的人们来讲,最初接触到的民歌恐怕就是当地的“讨吃调”。民歌是最有生命力的东西,人们的生活调剂需要民歌。有道是:滋养生命的是粮食,滋养精神的是民歌。坝上“讨吃调”就是地地道道、通俗易懂、最接地气的当地民歌。
讨吃调,也称“乞丐腔”,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有各地的“讨吃调”,各地有各地的“乞丐腔”。准确点讲,坝上“讨吃调”其实就是坝上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东路“二人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坝上“讨吃调”得益于那些有艺术细胞的讨吃要饭人的创作和传承,他们当中不乏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如果说当地民歌滋养了东路“二人台”这一艺术奇葩,那么也同样茂盛了坝上“讨吃调”这朵野花。坝上“讨吃调”虽然没有江苏无锡华彦钧(艺名“阿炳”)的“讨吃调”----《二泉映月》的名气大,但同样是坝上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艺术。深受当地百姓的热烈追捧。
不论哪个地方的“讨吃调”,最初都是以是说唱形式出现的,并且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特色,坝上“讨吃调”也不例外。坝上的“讨吃调”除了源自流行于当地的民歌外,也有艺人们自己的创作,曲调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六句式。如:“丝弦一拉叫起音,我给大家唱几声。大家问我会唱甚?二人台和那戳咕咚。这些曲目都好听,我给你慢慢来叨腾。” 坝上“讨吃调”粗犷、灵活、诙谐、幽默,保留着很多原生态的东西,是坝上民歌重要的艺术信息载体,是研究坝上民歌重要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坝上“讨吃调”的文化背景,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产物,是民间的苦难孕育出来的乡土艺术,是最为底层最为现场的艺术传承,活生生地记录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颠沛流离与水深火热。尤其是战乱与灾荒年代,普通人与乞丐仅一步之遥,他们走到那里就把“讨吃调”唱到那里,调剂着贫困苦寒的日子。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讨吃调”与劳苦大众的血肉相连之处。
民间艺人经常演唱的“讨吃调”,大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所谓的“大事件”,尤其是那些流传于民间、取材于真实案例的“捅娄子”故事,坝上人们称之为“戳咕咚”。所以“讨吃调”的叫法往往被“戳咕咚”取而代之。如《媳妇敲开光棍的门》《卖猪绷断绳》《二流子钻炕洞》等“戳咕咚”系列曲目,可以说是一组有韵无籍的“大事记”。
坝上“讨吃调”伴奏的主要乐器是四胡(或二胡)和竹板。四胡,是典型的北方民族乐器,摁弦不像二胡用指头肚,而是用指关节,拉出来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草原味道。竹板,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用来配节奏,是叫花子们必备的工具(如山东省著名乞丐杨晓琼主要是用竹板来伴奏)。因为坝上“讨吃调”也称“莲花落”,所以当地人称竹板为“落子板”。“落子板”分两大、五小,右手执两块大板,左手执五块小板;相互配合、边唱边打。有的大板上还栓着几条花花绿绿的绸子,水平高的可以绕头转圈打花儿哩。
河北尚义县哈拉沟乡的民间艺人叶有全(艺名“生娃子”),子承父业,以讨吃为生。他在演唱“讨吃调”时,有着极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即兴演唱“贯口”时,见啥唱啥,现编现唱、合辙押韵,修辞丰富,原汁原味,诙谐幽默,常常让观众捧腹。“生娃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说唱艺术,打竹板也是他的绝活儿。“生娃子”从小随父要饭,练就了一手打“落子板”的硬功夫。他打的竹板有气势,花样多,节奏感强,出神入化。正如他的唱词中所说“打得不好精神在,唱得不好有气派。”这自然是本人谦虚的说法,但他竹板打的确是有精神、有气派,看“生娃子”打竹板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河北张北县公会镇的霍占海(艺名“石根子”),从小双目失明,能拉会唱。一把“四胡”拿在手里,游刃有余,弦里弦外都是故事。他那字正腔圆、原汁原味的洪亮声音,把坝上“讨吃调”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电视剧《大境门》的片尾曲中,“石根子”用《珍珠倒卷帘》的曲调把“戳咕咚”搬上了银屏,呈献给大江南北的电视观众,为传承坝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说到坝上“讨吃调”传承者,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内蒙商都县大拉乡的赵金玉(艺名“二后生”)。他以一曲《剜眼睛》唱红了“西口”“东口”,唱红了山西内蒙,唱红了坝上草原。他演唱的“戳咕咚”段子大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悲惨命运为题材而创作的。“二后生”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和表达情感的需要及时调整板式,他的演唱音色浑厚,沙哑独特,轻重缓急,声情并茂,这是一般民间艺人难以达到的。另外,借助现代影视媒体的传播,他的名声传遍了千里草原、传遍了长城内外。
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的坝上“讨吃调”,如今不再是昔日那些叫花子们演唱的专利,民间艺人们常常把“讨吃调”搬到婚丧嫁娶的场面。我们完全可以把坝上“讨吃调”当作一种纯粹的艺术来欣赏。甚至,张北县还把“坝上讨吃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北大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现在唱“讨吃调”的很少是沿街乞讨的乞丐,而大多是专门以卖唱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往往与当地的鼓匠们合班,奔波于各种各样的红白喜事演出现场,收入可观。同时有不少专业的二人台演员也加入到这个行列来。过去是二人台艺人沦为乞丐沿街乞讨,现在则是乞讨者摇身变为舞台艺人。可见世事之变迁。
我们喜欢民歌,就像喜欢地方小吃一样,就是喜欢它独特的味道,喜欢它独特的地域特色。坝上“讨吃调”既有粗犷豪放、西斯底里的“吼”,也有清风细雨、慢条斯理的“说”。坝上“讨吃调”的特点是淳朴直率,方言纯正,既有泥土的味道,也有山野的风味,能把郁积在心里的或喜或悲或愤或忧的真情实感抒发出来,宣泄出来。
独特的一道地方小吃凝聚着一方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歌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反映当地的文化和艺术,风俗民情。地方小吃是民间的,民歌也是民间的,民歌又被称之为艺术上的“民间小吃”,因为坝上“讨吃调”始终带着一股浓浓的“莜面味”,所以这也许就是世世代代坝上人们喜欢它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