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故事35:以工匠精神打造金牌班组-胡双钱
班组名片
部门:零件加工中心
班组长:胡双钱
班组全称:钳工一组
班组简介:班组主要负责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和转包项目的零件机械加工。班组以“划钻锉修,样样精通,工匠精神,代代相传”为口号,努力打造“爱岗位,懂技术,能吃苦,肯奉献,会创新”的型号攻坚金牌班组。
班组长“绝活”:“四个一点”工作法
慢一点:慢动手,看清图纸工艺要求,备齐工装刀钻量具,核查毛坯尺寸质量。
稳一点:稳加工,摸准零件关键要素,正确稳妥装夹零件,规范操作谨慎开工。
精一点:精把控,生产流程细心观察,自检复查零件尺寸,多次加工直至精确。
准一点:准尺寸,准确完成每道工序,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确保产品缺陷为零。
“大国工匠”胡双钱带领的数控车间钳工一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一线班组,却在“大国工匠”的匠心传承下,依托科学的管理方法,获得了大飞机精益示范班组、精益现场标杆等多项殊荣。
传承“匠心”,培养工匠人才
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批生产不断推进的当下,培养更多有理想信念、专业素质过硬的技能人才至关重要。班组也将抓好班组工匠人才培育工作、推动车间工匠人才梯队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提高专业能力是培养工匠人才的重点要求之一。胡双钱对组员提出了“高要求”:划线、钻孔、锉修、铰孔、攻丝、锯割、研磨、滚边、冷压、压印、冲点、压铆、校型、粘结、涂胶……班组成员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为此,班组通过“高师带徒”“新老结对”、技能比武、一岗多能、轮岗挂职等手段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工匠人才。
工匠人才也需要过硬的思想素质。在这方面,班组坚持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班组人才培养的工作内核,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的辐射影响力,通过专题学习、对话交流、现场沙龙等途径提升职工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理论认识,培养具有“匠心”的人才。“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奖励”,在提高工匠人才思想、专业素质的同时,班组还着重树立正向激励的人才建设氛围,让组员有充分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班组工作活力。
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班组涌现了不少骨干职工,他们各有特色,各有长处。从指甲大小的零件到一间房子大小的零件,他们都能完成加工,各种困难在他们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严抓生产,安全与效率并重
为提升生产效率、提高钳工加工的科学性,班组成员依托“四个一点”即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钳工操作标准工作八大法》等为基本工作方法,结合现场实际工作经验,将各类零件加工过程所包含的钳工工艺,逐一列出标准清单,进行相对统一的作业标准,形成了《民机零件制造标准工作手册》与《转包零件制造标准工作手册》。在相对统一的作业标准助力下,钳工加工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准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班组科学管理任务安排,落实生产任务到人,在工作中做到“盯人盯任务”并在每周四定期自检生产进度,以及时调整任务安排。为解决公司型号研制过程中的特制特急件的生产问题,在全班组实行做一休一倒班制,有效保障了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了班组职工加班,提升了生产效率。
安全工作也是班组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重点。班组始终秉承“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在生产加工中,班组定期组织全体成员学习安全防护、宣贯安全知识,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如对于二级危险点打磨间,班组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点检,保证粉尘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还采用看板管理时刻提醒职工铝粉尘职业危害因素,让职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问题需从危险品的源头管控。班组积极调动组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班组台帐管理,保证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改善化学品存放管理,对化学品实施严格的台帐记录,领用有记录,发放需登记,做到量化、可控化管理,有效管控危险化学品流通。
不断创新,打造金牌创新团队
班组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班组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依托车间资源,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开展智能制造转型、信息化、专利工作等创新实践。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对标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开展了车间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探索与尝试。该项目建成了上飞公司首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减少操作工数量,降低用人成本,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推动数控车间转型升级。
班组从生产实际出发,推动车间信息化建设,在车间电子办公系统平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场停工管理、考勤管理、设备管理、工时管理等模块,消除生产环节信息孤岛,推动车间生产管控、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实现车间人流、物流、信息流透明化,实现车间精细化管理,提升车间整体运营效率。同时,班组开展车间云办公系统研究,拓展手机APP业务开发与运营,配合车间信息化工作平台,推进车间全生产系统信息化工作,逐步打造数字化数控车间。
知识成果的转化是创新的内在动力,班组积极开展专利申报工作,增强核心竞争力。2017年全年,班组完成了2项专利申报工作,为生产效率的提升插上了“助推器”。深孔零件的衬套装配工具专利研究,让深孔零件衬套装配工具能够通过增减芯棒的数量来调节尺寸,降低制造难度、减少工装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快速式打磨头主要是针对砂圈进行快换的设计,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让打磨零件时旋转稳定、安全可靠,该产品已在其它部门推广使用,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实际生产应用,助力批产提速,降本增效。
依托科学的管理方法,把劳模先进经验和精英骨干智慧有机融合,在金牌班组的荣誉光环下,数控车间钳工一组仍在砥砺前行,为打造出一支在型号研制工作中技术创新、攻坚克难、吃苦耐劳、勇于追梦的精品团队而努力。
结合“胡双钱班组”的命名与胡双钱“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胡双钱将个人先进融入班组建设中。质量是管理的底线,讲质量就是要讲良心,他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在班组成员和班组工作中落地做实,全面提升职工素质,通过一件件事让职工清楚,抓住质量,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抓住质量,才对得起公司给予的平台和公众的信任。
以“工匠精神”打造金牌班组,胡双钱在努力提升团队专业能力的同时,他不断在用自身的“工匠精神”影响班组,淡泊名利,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班组职工说:“这些品质我们现在或许很容易就能拥有,但是能像胡师傅那样一坚持便是近40年,牢牢地坚守住了他人生的信条,才是最让人感动的。”作为工匠带出的徒弟和团队,大家表示,要像胡师傅在《榜样》栏目中所说的:“你要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专心爱上自己的工作。我相信任何一个努力过的人都能成为大国工匠。”
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大飞机事业,在胡双钱的从业生涯中,从运10飞机到ARJ21 新支线飞机,再到C919大型客机,他用行动践行对“安专迷”的诺言;他不断追求,只为更加严慎细实,他不断突破,只为更加精益求精,所加工的数十万个零部件中没有一个次品,由此被称为“航空手艺人”;他喜欢和自己“较劲”,相信普通岗位也出彩,在“四个一点”工作法中总结出了“对比复查法”“反向验证法”;他善于和质量“较量”,凭着自己的良心,无论是小至曲别针形状的精密零件还是大部段机加,他用“三审三校”的方法将质量 问题“屏蔽”。
如今,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在班组中传承,工匠梯队将在不久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