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雷军不高兴的周鸿祎,辞职创办3721
本文来自《浪潮三十年》之 第五章 1998 英雄辈出 未经容许 请勿转载
1996年,武汉大学毕业的美女张彤,邀请同事胡欢(前文提到的北大方正美女)带上男友来家里做客。张彤老公名叫雷军,时年27岁,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位未来与他产生无数纠葛的湖北老乡,就这样悄然进入了他的生活。
老乡名叫周鸿祎,26岁,在北大方正拿着1000元的工资,住在北京地下室,业余时间靠帮人组装电脑赚外快,性格特点是外向,连女朋友都是通过BBS交到的(前面章节提到过)。
在雷军家里,看着这位英俊挺拔的金山第二号人物,周鸿祎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真是人中龙凤啊。生性活泼的他主动提议亲自下厨,给大家烧顿饭。如果互联网有《史记》的话,可能记上这一笔“某年某月某日,周鸿祎给雷军做饭。”
都是湖北老乡、媳妇(女友)是同事、同为程序员,都很优秀,双方共同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
然而时间一久,矛盾也出现了。问题就出在了双方都很优秀上,虽然雷军沉稳、周鸿祎灵活,性格上可能互补,然而两人本质上都很自负。
有一天,外向且自信的周鸿祎对着雷军指点江山,从技术角度炮轰了一通雷军斥资2000万(1996年),带领200多人工程师团队研发一款意在对抗微软的盘古组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这个项目的很多缺点。
雷军听后,脸色大为不悦,一言不发。此时雷军已经是金山总经理怎么会听一个无名小辈对自己的项目指指点点呢!
1997年,27岁的周鸿祎研发了一套飞扬邮件系统,将传统复杂的邮件页面,以简单易懂的游戏模式呈现出来,还加入了时钟、日历等等功能。周围人看后都说好,方正领导还鼓励:也许它能成为下一个WPS!
激动到热泪盈眶的程序员周鸿祎拿着飞扬邮件系统找雷军过目,希望得到金山二把手的认可与支持。雷军看了几眼,不屑地说:你这是在马桶上绣花,绣得再漂亮,它还是一个马桶。
这话太伤人了,从小就是学霸的西安交大研究生周鸿祎可没雷军深沉,心气很高的他当即拉下脸来和雷军辩论,雷军也不服气,谈产品和技术,谁怕谁啊,双方就此吵起来了。这是雷军和周鸿祎的第一次争吵,在未来的互联网历史中,他们之间还会有更多次争吵。
然而“飞扬”系统在得到领导一句鼓励后就没有了下文,这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经历了在方正将近三年的打拼,经历了“飞扬”的出生和流产,经历了希望贡献想法到头来无人喝彩的落寞,周鸿祎决心还是得靠自己来实现做互联网产品的想法。心里那原本模模糊糊的中文上网的产品的想法这个时候已经变清晰了。周鸿祎带着方正的两个旧部搬到了中关村的一间出租房里,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周鸿祎想做一个类似于导航的网站,这样人们就可以不用输入复杂的网址就可以直接访问任何网站了,用户直接输入网站中文名或者数字就可以了。
创业的想法有了,剩下的就是周鸿祎的两个老部下开始写代码,把这款软件开发出来。起初周鸿祎给公司起名叫“因特国风”,这个名字很风雅,就像一幅山水画一般,而且颇有周鸿祎当年寝室床头贴的“十步杀一人”的感觉。
可是在域名上大家有点犯了难,因为他们本就立志于让中国人上网更容易,如果用因特国风的全拼未免有些太复杂,就违背了他们倡导的核心理念。
用InterChina,全英文也违背了中文上网的初衷。
最后有人提议用数字做域名,同事们想到了,8848、7749、8864,但都感觉有些不合适。
周鸿祎始终不知道用哪一个好,我急了,脱口而出:“不管三七二十一,咱们先起一个名字再说呀。”
“3721”这个名字被确定下来,都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不管3721,中国人上网真容易。
1998年10月,周鸿祎和他的团队没日没夜地开发3721客户端。1999年6月,千呼万唤的3721客户端终于发布了。但是产品亟须在市场上推广,销售的工作也亟待展开。当年的互联网市场,虽然没有今天这般你死我活得争斗,但也是暗礁四伏。市场上已经有同类产品出现了,尽管周鸿祎的最早想出中文上网的人,但是他依然落后了。
正如有人说,互联网这个行业,很多东西是创意的,不像传统行业中有很多有形壁垒的保护。从做软件到做互联网都是如此:一人捅破窗户纸,千人拥上独木桥。
3721上线两周后,“龙脉”和“步行”两个类似产品相继上线。这两款产品中对3721威胁最大的就是由清华大学学生开发的“步行”,名字来源于“步行街”,意思是人们仿佛在步行街上行走浏览。当时周鸿祎还打趣道:不行就是不行,刚开始就说自己不行了。
可是“步行”并没有让周鸿祎笑太久,“步行”的融资脚步比3721快多了,他们已经在和联想集团洽谈相关投资事宜,如果步行融资足够顺利的话,那不行的就应该是周鸿祎的3721了。
周鸿祎托人找到了联想投资的负责人,向他描绘了3721未来发展前景及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周鸿祎设想3721的软件能够通过联想进行预装,用户使用后得到中文上网的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服务的部分赚取自己的利润。
可是任凭周鸿祎怎么游说,对方依然对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最终联想既没投3721,也没投“步行”。
就在山重水尽时候,IDG资本出现了。几次谈判接触下来,IDG很看好3721的模式。一天上午,周鸿祎被通知到IDG总部商谈投资事宜。由于正好赶上中午,IDG的所有高管都在包房吃饭。周鸿祎拿着早上刚打印出来的2页商业计划书进入包房。
一屋子人,都围坐在圆桌前,大老板周全,二老板王功权都在其中,大家都在随意地边吃边聊天。周鸿祎看到这个场景,本来很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在饭桌上,周鸿祎尽可能地表现自己,把3721的前世今生讲了一遍,讲到最后发现自己没什么可说的了,房间里气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气氛略显尴尬。
“说完了?”王功权为了缓解一下尴尬,给周鸿祎一个台阶下。
“嗯,我这有两页纸,是早上写好的,要不你先看看。”周鸿祎从包里掏出那2月商业计划书。
“你们还有计划书呢,不错”王功权接过计划书,扫了几眼。
周鸿祎点了点头。
“那我来问你几个问题,你们的盈利模式会是怎么样的?客户端怎么保证能够装到用户的电脑里去?这个技术门槛高不高?会不会很快被竞争对手抄袭?还有,你们的运营管理现在是否有太多的漏洞?你们的人都是技术型的人才,到底有没有人会管理公司?还有啊,你们预想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这一连串的问题一时间把周鸿祎问住了。大脑一片空白,竟不知道先从哪个问题回答了。
周鸿祎支支吾吾说起来,却被周全打断了:“行了,小周,我看你也讲完了,你要多少钱”。
“200万人民币”。周鸿祎脱口而出。在来之前的路上他已经想好这个数字了,因为创业这么长时间前前后后自己投了20万,所以他感觉要10倍就差不多了。
“200万够吗?”周全问
“够了!”周鸿祎答
“那行,就200万,具体细节你们谈。”周全看了看王功权说道
一顿饭局让周鸿祎获得200万投资,获得了3721的25%的股份。在签合同的时候王功权对周鸿祎说“这200万肯定不够,我们肯定还要再接着融资。融几百万美元吧,这些钱一定要在年底之前花出去!”
有了这200万投资,从此周鸿祎的3721驶入快车道,把其他的竞争者都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