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王非彼王-说说欧洲贵族中的“亲王”(下)
在本文的(上)里面,我们介绍了英国和法国的“亲王”的由来,在(下),我们接着介绍德国、俄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亲王”们的故事。
首先,就是最让人迷惑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后继者德意志帝国的亲王们——
神圣罗马帝国及德意志帝国的亲王
之所以让人迷惑,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贵族中,有两个不一样的头衔:Prinz和Fürst,这两个头衔在翻译成英文时都是Prince,在中文中都叫做“亲王”,前者如欧根亲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后者如俾斯麦亲王Otto Fürst von Bismarck。然而我们用脚后跟也能想到,既然这两个头衔写法相差如此之大,它们肯定是有区别的,可是,区别在哪儿呢?
这是欧根亲王……不对不对,弄错啦……
这张羊毛头才是,神圣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军事统帅,其实只是个出身家族次子,下无寸土的空头贵族
首先说Prinz,在德语地区,Prinz的意思类似于英国的Prince,强调的是大贵族的血统,但Prinz的涵盖范围比Prince要广得多,Prince在英语地区一定是“王的儿子”,而Prinz之于德国人,皇帝的儿子、国王的儿子、大公的儿子、公爵的儿子、选帝侯的儿子,都可以称为Prinz,凸显了德意志皇权的暗弱。也正因为Prinz不仅仅包括“王子”,所以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翻译中文时,采用了含义更广泛的“亲王”一词。顺便说,这也是巴伐利亚的茜茜公主只是公爵之女却能被称为公主的原因。
和普通的Prince一样,Prinz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爵位,而只是一个尊称头衔,Prinz们的公爵、伯爵爵位才是他们真正的爵位。但和Prince一样同样有一个例外,当Prinz拥有一个独立主权的领地时,Prinz就变成了真正的爵位。
铁血宰相可是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Fürst,不过他的头衔并非是祖传下来的,而是皇帝加封的
然后我们再说Fürst,和强调血统的Prinz不同,Fürst中很多人都没有皇子或王子的血统,但Fürst强调的是“领地”,和欧根亲王之类的空有血统和头衔,身无寸土的空头亲王不同,Fürst来自于中世纪之前的“领主”一词,指的是非受皇帝分封而世代拥有领土,但又没有大到可以建立公国的程度的领主。如同德意志的公爵最初都来自于独立的蛮族首领,后来才被皇帝纳为封臣一样,Fürst实际就是“小号的公爵”。
所以,在德意志爵位系统中,Fürst实际上是一个介于公爵和又被称为侯爵的边境伯爵之间的爵位,相当于领地更小的“小公爵”或是独立性更强的“大侯爵”。比如在日本,就一直把Fürst翻译成侯爵,而某些中文翻译者将Fürst翻译成“郡侯”或是“君侯”,其实是很贴切的。
然而Fürst为什么又被翻译成“亲王”了呢?笔者个人以为,除了英文翻译的原因外,一些后世独立建国的王族,其身份就是Fürst,有可能对于清末的中国翻译来说,一个独立国家的君主仅仅是个侯爵,似乎太过不可思议,用“亲王”一词,就显得像样多了吧……
呼应前面说英国人的地方,为什么威尔士亲王在德语中用的是Fürst?因为在德国人看来,威尔士亲王这个爵位,重点不在于他是英王之子,而是在于他是威尔士的统治者,所以Fürst才是代表了他的存在意义。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Prinz还是Fürst,德意志的亲王们的地位比英国和法国的亲王要差了太多,某种程度上,也算是“Prinz遍地走,Fürst不如狗”了吧。
俄国亲王
与德意志亲王一样,俄国亲王也是一笔烂账,不熟悉俄国贵族制度的人,看俄国的历史会有几个疑惑——俄国的亲王怎么那么多?怎么一个人又是亲王又是公爵?亲王为什么地位比大公更低?
俄国名将波将金亲王,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宠臣和情夫,他同时也拥有德意志Fürst头衔
俄国亲王的头衔是“Knyaz”(原文为西里尔字母),因为与英文的“King”有着相同的语源,因此在翻译成英文时一般翻译为Prince,所以从英文翻译中文时,往往会翻译为“亲王”,然而“Knyaz”在直接从俄文翻译成中文时,往往会按照其实际的阶级地位翻译为“公爵”。换句话说,在俄国的贵族体制中,亲王就是公爵,公爵就是亲王,叫什么完全取决于翻译材料的原始来源。
因为主谋谋杀妖僧拉斯普廷,被俄国人视为民族英雄的尤苏波夫亲王,他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之一
与西欧各国稀少的公爵或亲王不同,俄国的“Knyaz”家族据说一共有300多个,堪称世界第一。这是因为“Knyaz”的来源,是基辅罗斯时代的斯拉夫酋长家族,在后世,这些家族中实力强大的演变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大公”(其中的莫斯科大公更是升级为沙皇),实力弱小的则成为沙皇和大公们手下主权有限的“Knyaz”。所以在俄国的贵族体制中,亲王的地位始终低于大公。而且与中西欧国家不同,亲王家虽属高级贵族,但与沙俄皇家之间仍属贵庶通婚,大公家则不受此限制。
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等国家的亲王
在英法德俄四个国家之外,“亲王”这个爵位就少见得多了。但仍然有一些国家有着这个头衔,他们中很多都与神圣罗马帝国有着历史的联系。
比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历史上这两个国家都曾受哈布斯堡皇家的统治,他们的“亲王”也和德意志的“Prinz”类似,但基本没有类似Fürst的亲王。其中意大利已经废除了王政贵族,西班牙在波旁王朝复辟后,只保留了一个亲王——Príncipe de Asturias即阿斯图里亚斯亲王,西班牙王储的头衔,与英国的威尔士亲王类似。
这位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大概是当今世上最可爱的一位亲王了吧,除了欧根亲王之外(笑)
荷兰王国的王储同样是一个亲王——奥兰治亲王,实际这个头衔是荷兰还是联省共和国时,统治家族奥兰治家族当主的称号,是一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号——“Fürst von Oranien”,显然,这是一个Fürst。而在荷兰王国建立后,奥兰治家族升级为王族,奥兰治亲王就改写为荷兰语的“Prins van Oranje”,成为王位继承人的封号。
当代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及妻子,又是一位著名的花花公子亲王
摩纳哥则很有意思,它的中文名字叫“公国”,可元首却被叫做“亲王”。其实这纯粹是中文翻译搞出的锅。摩纳哥的法文全称是“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字面意思其实是“摩纳哥亲王国”,其元首称为“Prince Monaco”即摩纳哥亲王。与之类似的还有安道尔公国,其加泰罗尼亚语全称是“Principat d'Andorra”,同样是“安道尔亲王国”的意思,不过和摩纳哥不同,安道尔没有世袭的统治家族,历来实行双王制(Co-Princes),由法国总统和乌赫尔主教担任国家的两位共治亲王。
大家好!这位是……马克龙……亲王?!
欧洲的四个超小君主国里,还有列支敦士登大公国,然而我们看一下它的德文全称——“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哪里是什么大公国,这是一个独立主权的Fürst领地,充其量可以叫做“大侯国”,这大概是中文翻译翻译欧洲贵族时最离谱的一次了。
中文语境里俗称的欧洲四公国,只剩下最后一个:卢森堡大公国,也只有这一个是真正的大公国,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一个大公国。我们以后介绍不同国家的“大公”爵位时,会提到他它。
以上,我们就将欧洲主要国家的“亲王”都介绍完了,当然,世界各国的贵族爵位制度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盲目套用中国的贵族名词去理解。包括在我们的隔壁的日本,皇子一定是“亲王”吗?“内亲王”又和“公主”有什么不同呢?,这其实也是很有趣的问题,不过就不是本文所要涉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