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炮?1951年被判死刑,惊动董必武:刀下留人
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有人认为,武昌起义最早发难者是驻武昌革命党总代表李鹏升。正是他下令开了第一枪,点燃了覆灭清王朝的第一把火。
又是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炮?
是潜伏在武昌新军阵营的邓玉麟。1911年10月10日,起义当晚,邓玉麟在南湖炮队。他听到城内枪声响起,立即招呼近千人的炮队设置炮位,炮轰湖广总督府,吓跑了湖广总督。
邓玉麟是当之无愧的辛亥元勋,遗憾的是,赶上1951年的“镇反”运动,他被当众处决了。
邓玉麟
童年悲惨,进清军服役
邓玉麟出生于清光绪七年,即1881年,湖北省巴东县人。
邓玉麟兄弟姊妹五个,两个姐姐早嫁人,家里剩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邓玉麟的童年,是在贪官酷吏、地主乡绅的残酷压迫下度过的。他家境贫寒,虽然认识几个字,但写不成文章。
邓玉麟14岁那年,巴东地区爆发旱灾,田里颗粒无收,父亲、哥哥被活生生饿死。邓玉麟为了活命,给地主家当了脚夫,常常往返于巴东、宜昌之间。
厄运专挑苦命人,一年之后,巴东爆发瘟疫,邓玉麟的母亲染病去世。邓玉麟拉着母亲的遗体回村,同族的长辈却以扩散瘟疫为由,拒绝邓母的遗体下葬。当天夜里大雨倾盆,邓玉麟抚棺痛哭,自认愧对母亲。待天晴后,母亲的遗体还是被族人一把火烧掉了。
邓玉麟迫切想寻找一条出路,正好赶上张之洞在湖北搞洋务运动 ,建起了“新军”队伍。张之洞这一举动,改变了湖北百姓的观念,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897年,16岁的邓玉麟听说宜昌招“新军”,遂带着弟弟去投军。他勇敢无畏,又识得几个字,很快当上十长(相当于班长)。部队移防武昌后,他又调入“新军”炮兵部队,成了头目。
清朝末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邓玉麟深受影响,逐渐向革命党靠拢。1908年,孙武、刘公等革命党人来到武昌,得知邓玉麟在清军服役,为人豪爽,刻意拉拢他。邓玉麟正有此意,联手在武昌成立了“共进会”湖北分会,成为湖北革命组织的中坚力量。
1911年,邓玉麟接受孙武邀请,用200银元在武昌开办起同兴酒楼。经营酒楼不是目的,而是作为革命人士的秘密联络点。没几个月,邓玉麟就在新军发展了1500名会员,为起义的爆发积蓄了强大力量。
因为经费紧张,同兴酒楼停业,邓玉麟回到新军队伍,为发动起义做最后的准备。
辛亥革命元勋,打响武昌起义第一炮
1911年9月,湖北共进社、文学社两大革命组织联合起来,统一领导起义步骤,并确定了武昌起义的时间——10月6日。
没想到,起义的时间一变再变。9月底,邓玉麟领导的南湖炮队,一名士兵与排长发生冲突,竟把大炮从军火库拉了出来,差点提前发起暴动。幸好革命党首领及时赶到,化解了这场冲突,但起义时间不得不推迟,决定在10月16日进行。
时间进入10月,起义部队有的摩拳擦掌,有的提心吊胆,不知道起义后将会发生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根烟惹出的祸,竟导致起义提前了。
10月9日上午,邓玉麟、孙武等人在汉口的俄租界秘密集结,为起义准备弹药。中午的时候,邓玉麟临时有事,到汉口街头去了。就在他离开的这个空当,意外发生的。
刘公的弟弟刘同,不是革命党人的身份,到俄租界找哥哥,叼着一根香烟进来了。他一个不小心,将烟灰磕在了孙武制作炸弹用的炸药粉中,引起了爆炸。孙武当场被炸伤,俄租界的巡捕迅速赶到,抓捕了一批革命党人,并知会清政府湖广总督衙门。
事故发生后,孙武捶胸顿足,立即找来邓玉麟,对他说:“出了这个事,所有机密都泄露了,我们只能提前起义,寻找死里求生的机会。”
起义原本计划在9日深夜举行,但因为时间仓促,又改为10日夜起义。当晚7点半,邓玉麟看到塘角起火,城内也有枪声,随即在南湖炮营举事,发动炮队将大炮拖上蛇山和周围几个高地,炮轰总督衙门、清军第八镇司令部。
邓玉麟亲自填弹发射,高呼:“杀鞑子,为死难烈士报仇,放!”
邓玉麟打响武装反抗清政府的第一炮,之后各起义部队纷纷响应,占领武昌。起义次日,中华民国鄂军都督府成立,邓玉麟是主要成员,还是临时军政府发言人,负责接见各地代表,同时答各国记者问。
由此可见,武昌起义中,邓玉麟的分量是极其重要的,是当之无愧的辛亥革命元勋。
邓玉麟
拒绝蒋介石邀请,回乡养老
武昌起义后,邓玉麟任国民革命军鄂军旅长,抵住了清军反扑,又立新功。南北议和后,邓玉麟受孙中山排遣,作为南方九省代表长驻北京。1912年,邓玉麟授陆军中将衔,是民国第一批高级将领。
遗憾的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宋教仁等人被杀,邓玉麟也差点丧命。他被迫离开北京,乘美国军舰前往香港,又转到广州。邓玉麟一心追随孙中山,任广州军政府参军,成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此后,邓玉麟协助孙中山指挥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国民党成立后又称为元老级人物。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邓玉麟又迎来军旅生涯一个巅峰,任北伐军左翼军司令。他率部从湖南醴陵出发,一路打到湖北宜昌,为北伐胜利作出不小贡献。
邓玉麟追随孙中山,对蒋介石并不感冒。尤其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邓玉麟大失所望,毅然退出军界,移居上海,以养蜂为业。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邓玉麟虽然不再主持军务,但仍为中国军队英勇抵抗日军侵略的行动摇旗呐喊。中国军队炮轰日军“出云号”军舰时,邓玉麟站在高楼呐喊:“打得好,中华民国万岁!”
上海沦陷后,伪政府找到邓玉麟,请他出山为伪政府做事。邓玉麟不从,看戏时不顾特务在场,仍大喊:“打倒日本汉奸!”事后邓玉麟担心日本人报复,举家迁往宜昌,1943年又迁回家乡巴东。
重回家乡的邓玉麟成了一位成功商人,搞实业,办学校,创办了“中山小学”。1946年,邓玉麟以辛亥元勋、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当选“国大”代表。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想到了邓玉麟,特意安排人接他去台湾。但邓玉麟不愿与蒋介石为伍,毅然拒绝了。
董必武
建国后被处决,董必武:刀下留人
不久后湖北解放,邓玉麟被冠以“开明绅士”的名号,还参加了巴东县人大代表会议。然而1950年风云突变,随着“镇反”运动的展开,邓玉麟因为曾经的经历被捕,关进了监狱。
1951年3月,巴东县举行公审大会,判处邓玉麟死刑,立即执行。
这个判决惊动了中共元老、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董必武。他从北京发来电报:刀下留人。
说起来,邓玉麟对董必武有救命之恩。1927年反革命政变爆发后,董必武遭到通缉,躲进了邓玉麟家。汪精卫的部下多次来邓府要人,邓玉麟拒不妥协,特务们摄于邓玉麟的地位,只好作罢。
风波暂停后,邓玉麟将董必武送上一艘日本商船,秘密前往上海。后来武汉国民政府追究,抄了邓玉麟的家,他才迁往上海隐居。
董必武记下了这份恩情,得知邓玉麟被判死刑出面求情。但他的电报晚到了半小时,邓玉麟还是被处决,时年整70岁。
直到1981年,邓玉麟才获得平反,巴东县为他建起墓碑,供后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