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名刃之一“马来克力士剑”简述

古代三大名刃之一“马来克力士剑”简述

当今世界公认的古代三大名刃分别是:伊斯兰诸族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马来诸族的糙面焊接花纹刃;日本平面碎锻复体暗光花纹刃。既然已经在上期讲了大马士革钢刀,那么按照逻辑顺序自然该接着说——马来克力士剑。

马来克力士剑指的是自菲侓宾至印度一代马来民族古代所用的剑, 不止马来群岛地区, 也并不单指马来西亚一国,主要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巴厘等诸岛。有人说,“克力士”是马来语中就是“刀剑”的意思,其实并不准确,克力士在马来语中专指克力士剑,而其他刀剑自有别的叫法。造成这样的状况,大约是因为欧洲语言系统中刀剑不分,所以在传播中以讹传讹所致。

马来克力士兴盛于13世纪的满者伯夷王国,属于糙面陨铁焊接花纹刃中的尖端精品,精美绝伦。其制造工艺极为精细,仅反复锤锻入火一道工序就要重复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史料记载,三国时期,魏太子曹丕爱剑,曾招楚越良匠为其打造百辟刀剑,也不过是在打造刃身时“入火”一百次。而打造一把克力士, 要入火几百次,有的马来刃在刃脊上直接展开高浮雕造型……花样之多,图纹之美,是大马士革平面花纹钢和日本暗光花纹刃所难以比拟的。

传统的马来克力士剑纯以陨铁打造,即天外坠落的陨石铁,传说中打造神器的原料。不过马来人钟爱陨铁,倒是确实是无奈之举,主要是因为马来群岛上铁矿贫乏,且冶铁工艺不精所致。而陨铁中含镍,可以增强刀身坚韧而不碎折,且刃上的花纹也非陨铁不能获得。因此在古代马来,所有发现的陨铁都必须上交国有,再由国王特交给制刃师使用。制刃师的待遇优崇,被尊为国师,俸养终身,赐给土地,并可世袭接受俸禄。后来随着中国、波斯等地的钢铁输入,加上马来本土也探出了少量铁矿,因此铸剑师在锻剑开始加入其他钢材,但仍运用部分陨铁来保证刀剑的品质。据说一般的工艺是:三个钢块,中间夹上两片陨铁冶炼,再锤打成一片,然后剪成两至三块,再叠垒入火……可上百次。在具体操作中,各有绝活,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克力士刃纹。

一把马来克力士的完成,是由许多工匠合力制成的。级别最高的是铁匠,马来语称Tukang-Besi,铁匠在煅刃之前, 先要举行Sudjen的仪式,意在驱邪迎神,这个神叫Demir,然后制刃。还有金匠Kemasan,银匠Tukang-Perak,铜匠Tukang-Kuningan,制柄者Pengukr, 制鞘者Tukang-Warangka,画匠,漆匠,料匠,麽刃匠等,在古代他们集体在市场上工作,形成景观。但是打铁是不给人看的,子承父业,秘不传人。

克力士剑看似大都相似,实际上,根据其尺寸、外形及工艺特征可以分成上百个品种,不同地区的克力士剑也各有特点。爪哇的克力士剑被认为是最标准的,其全长通常为30~ 50cm。其剑身主要分为直形和曲形两大类,直形代表静,曲形代表动。对于曲形剑来说,其弯曲的次数也各有讲究,一般是3~13次,也有个别剑竟弯曲29次之多。据说这个数目必须是奇数,这个数目如何来数,也是比较复杂,如果数的方法不当,往往会差了一个数,得出的结果就成偶数了。剑身的横截面有椭圆与菱形两种,其表面一般是平的,也有的上面有浮雕。 神奇的马来克力士——南亚的冷兵器之王 。

克力士剑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表面的花纹,这种花纹与大马士革花纹不同,它实际上应该被称为“帕莫”,是通过各种成分的金属经过精巧地反复折叠锻打而成的,呈现出类似于植物叶脉一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大致可分为5大类:散播的谷物、豆蔻的花、直上之花、可可树的枝叶、生姜的花。其他都是这5种图案的变种。与其他花纹钢相比,克力士花纹刃的特色在于花纹毕露,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出花纹凹凸起伏。最后打造完成之后,还要经过处理才能使刃身花纹更加清楚,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鲜柠檬汁加砒霜水浸泡。二是用加了硫化物和食盐的米汤,烧煮几个小时。具体内容秘不示人。

另外,由于克力士在锻制过程中产生许多极为细微的空隙,因此制刃师将其浸擦香液或毒液,以形成香刃或毒刃。香刃出鞘即香,毒刃则伤人必死,其功效均可保持上百年而品质不变。

克力士剑的剑柄和剑鞘也很有特色,早期的克力士剑、柄一体,后来逐渐改用其他材料制柄,从剑柄上可以看出使用者的社会等级。原料通常是装饰用的木材,经由手工雕刻而成,长度一般为10~13cm,剑柄的末端是弯曲的,因而克力士剑的握持方法和手枪类似。早期的剑柄是雕刻成人或者动物的形象,而后期则更像是抽象的几何图形。剑鞘大都为硬木制成,鞘外还有鞘套,金、银、铜制的都有,上面刻有花、鸟、兽等图案,雕工极为精细。

克力士剑的佩带方式是斜插在腹部前方的腰带上,剑柄在右上方,剑鞘在左下方。其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握持,剑身可以水平,也可以竖直,快速地向前方直刺,在这个过程中肘部一直是弯曲的,如果肘部伸直,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这在有限空间内的近身作战中很有优势,但如果在开阔地带,对方使用更长的兵器,如长剑、长矛或者棍棒,克力士剑的威力便值得怀疑了。克力士剑实际上是一种更适于偷袭或者突然行刺的兵器,而不适于阵地战。

除了爪哇以外,苏门答腊、巴厘等岛上也有克力士剑。苏门答腊的克力士剑主要有两种,一种叫作“邦江克力士”,另一种叫作“巴哈里克力士”。前者为长剑,剑身较窄,有点像欧州的击刺剑,剑柄多用动物角或象牙制成,雕刻得很精致。后者与爪哇的克力士相似。巴厘岛的克力士剑也与爪哇的差不太多,直形和曲形剑在巴厘也都有,只是比爪哇的更长一些,一般剑身长是40~50cm,有一把剑身长70cm的,算得上是有记载的最长的克力士剑了。

克力士剑一剑三用,首先是一件兵器,其次是个人配饰物,第三还作为祭祀时避邪的仪杖。在爪哇,克力士剑被认为是男性的象征,当一个男孩到成人的年龄时,他的父亲必须为他佩上一把克力士剑,从此以后,这个男孩就会被看作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对于爪哇人来说,克力士剑是他们精神上的守护神,如果没有克力士,爪哇人会觉得自己不具备完整的人格,并感到缺乏自信。而且,人们认为从祖上继承的克力士剑经过岁月磨砺,隐藏着更神秘的魔力,能在最危急的时刻使剑的主人化险为夷。

在古代,马来人常佩三把克力士,专职侍卫佩四把,其中最华丽细致的是妻子定婚时所赠给的那把。而最珍贵、犀利的是家传的那把克力士——百分之百的陨石铁打造!

早期人们对马来克力士并不在意,直到与白人几次作战后,马来克力士才使世人震惊。据说,它锋利无比,刃有巨毒,甚至能劈断枪管。1739年荷兰人攻占爪哇,他们纷纷从马来人手中抢夺刀剑,带回本国家,以拥有一把克力士为荣耀。带有讽刺意味的后果是:克力士伴随着马来人对侵略者的英勇抵抗一起威震西方。马来人输了战争,但克力士赢得了荣誉。遗憾的是自白种人统治以后,禁止马来人佩戴克力士,马来制刃家渐少,铸刃术渐灭。所以虽然目前在马来亚,仍有人制克力士,外型也没有改变,但是真正老法打造的克力士却已经失传了……

马来曲刃老克力士剑,刃长34厘米,全长45厘米,条子和鞘及刀把都是老的,但刀把可能不是一套。刀条除了自然老化形成的痕迹外,无人为的损伤。刀鞘有一处粘补和裂缝(老东西,没办法)。

相关推荐

​世界历史人物-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179

世界历史人物-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1968年4月4日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天气乍暖还寒,阴雨绵绵。黄昏时分,一声尖锐刺耳的枪响,打破了洛兰宾馆周围的宁静,只见306房间...

​韩国十大网红美女排行榜

​韩国十大网红美女排行榜

105

韩国十大网红美女排行榜 如今一说起韩国美女,很多人立刻就联想到整容、网红脸,虽然那些曾给我们留下过深刻印象的面孔大部分都是人造的,但仔细想想的话,这其实并不妨碍我们...

​窑洞文化:黄土高原上被厚土掩埋的遗珠

​窑洞文化:黄土高原上被厚土掩埋的遗珠

121

窑洞文化:黄土高原上被厚土掩埋的遗珠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利用黄土的特有性质而挖掘的一种居住形式,源于原始社会的穴居文化,据有关史料记载窑洞式建筑距今大约有4500年历史...

​国民党军统二号人物郑介民

153

国民党军统二号人物郑介民 民国时期,说起军统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会害怕,它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统治,而已成立的特务组织,负责执行一些见不得光的任务,比如刺杀、搜集情报...

​投票赢红包!佛山十大醉美古村,由你来评选!

​投票赢红包!佛山十大醉美古村,由你来评选!

84

投票赢红包!佛山十大醉美古村,由你来评选! 欣赏岭南水乡美景, 观看舞龙醒狮表演, 叹舌尖上的美食佳肴…… 各位佛山市民, 你未来数周的周末, 都被这30条古村“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