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王家善为起义设下鸿门宴,38名国民党营口军政大员被逮捕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势如破竹,打得国民党军一路溃败。
当时有许多国民党将领都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寒了心,纷纷决定向我军投诚。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是一位国民党将领,他和其他投诚的将领不同,他曾在日本人的手下做过事,在投诚时,还专门设下鸿门宴,助我军成功逮捕了38名国民党军政大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心生不满
这位投诚的将领叫做王家善,在向我党投诚时,他是国民党第五十八师的师长。
营口位于辽河口,它的西边靠着渤海湾,东北边则连通着沈大铁路,作为一个连通着中国东北大地和南部沿海各个地方的交通枢纽,营口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
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在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战士们就曾多次在此和国民党军发生激烈的交火。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妄图通过发动内战来实现他独裁统治的狼子野心,因此解放战争爆发。
东北地区可以说是我国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各种矿产资源数不胜数,多年来的开采导致其早已形成了一条近乎完善的产业链。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阴谋诡计,占据东北地区也成了蒋介石的重要计划之一。
但当时蒋介石的主要兵力并未聚集在东北地区,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蒋介石在东北地区大量地收编曾经留下的日伪军和军阀手底下的散兵,甚至连山里的土匪蒋介石都一并收编,而这里面便有王家善所组建的五十八师。
尽管蒋介石将他们收入麾下,但对待这些虾兵蟹将所组成的所谓的国民党军,蒋介石并没有很把他们放在心上,而是把他们当作是战场上的炮灰。
王家善手下的部队也毫不例外,在各方面的待遇上都比不上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打起仗来也被安排在最危险的地方,这让王家善手下的人伤亡惨重。
这样也就算了,在王家善向蒋介石申请武器和粮食供应时,他更是像一个皮球一样被国民党高层踢来踢去,也正是蒋介石这样的行为,让王家善的心中有了些许的不满。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7年,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地攻势之下,东北的局势很快便发生了逆转,国民党军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蒋介石手下了新六军也因不堪我军的打击而撤退到沈阳和锦州等城市龟缩了起来,王家善也带领自己手下的五十八师一同撤了。
令王家善没有想到的是,在成功撤退之后,蒋介石竟下令让自己带着手下的人去到辽河一带打游击,以此来保护他那些嫡系军队的安全。
这让王家善心中的不满再度上升,出去打游击当炮灰是万万不可能的。
当时王家善巧妙地发现营口这个地方并没有国民党军驻守,于是便向蒋介石请求前去驻守营口,本以为蒋介石会拒绝,没想到他竟同意了。
于是王家善便带着手下的五十八师去到营口驻守。
不公待遇
营口的前方是大石桥,在成功驻守到营口后,王家善便奉国民党上级的命令,开始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五十三师三团一起在大石桥到营口一带修筑军事防线。
国民党军的这一系列举措均被我军看在眼里,于是为了给敌人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解放军战士们在防线还未建好时便向大石桥发动了袭击。
在我军的计划中,当时并未想拿下大石桥,但奈何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胆子实在是太小了,解放军战士们的进攻刚发起没一会,五十三师三团便如丧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
而大石桥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来到了我军的手中。
国民党高层在得知这件事以后也是十分震惊,但他们接下来的举措也是让人十分不解,他们并没有去追究五十三师三团的责任,反而去责怪王家善手下的五十八师。
对此王家善虽心有不满,但也只能忍气咽下这莫名的责骂。
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在大石桥丢失后,国民党计划要重新夺回这一阵地,而这个重任自然也落到了王家善手中的五十八师的肩上了。
就在王家善开始计划部署的时候,王家善手下的人前来报告,说国民党安排的营口市市长袁鸿逵因为害怕逃跑到沈阳避难去了。
这可把王家善给整无语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接下了营口市市长一职。
而随着战场上局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大石桥后来也确实被国民党军重新夺了回去。
但当时王家善的五十八师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五十二军二师是一同进入大石桥的,双方因为大石桥的控制劝起了冲突。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王家善手上的炮灰部队怎么可能争得过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蒋介石的手下的五十二军二师师长早就看不惯王家善,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打死了王家善手下的两个士兵,也就是这个时候,前面逃跑的营口市市长见局势好转也跑了回来。
王家善最后不仅死了两个士兵,失去了市长的职位,还被安上了一个治军不利的罪名。
王家善虽然是国民党军,但他和蒋介石手下的官员并不一样,他不会欺负老百姓,他想为百姓谋福祉。
而反观蒋介石手下的嫡系部队,在进入大石桥后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剥削老百姓,中饱私囊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事情也让王家善十分失望。
营口起义
当然,这些情况我党潜伏在营口的地下党同志也都有所了解,地下党的同志也准备抓住这一重点,开始争取王家善和他手中的五十八师。
在经过党中央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派出由中共中央东北局社会部的石迪为首的五人小组前去执行劝降王家善的这一行动。
当时这个行动小组中有一个叫做王明仁,他曾是王家善的学生,在他的牵头之下,石迪成功的和王家善的代表见上了。
为了让王家善对我党放心,石迪也派处代笔向王家善做出了五点要求。
首先,结合王家善及其手下在国民党军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我军提出,起义后他的部队可以保持原有的建制,党中央对待他的起义军会跟对待解放军一样,一视同仁;
其次就是起义官兵中有些人之前为国民党和日军做了些坏事,我军也能够既往不咎,对于想要脱离队伍回家的也要准予放行,不会干涉王家善手下官兵的财务;
营口是个主要的军事重地,所以必须在三日内尽早起义;
中国共产党和全体解放军战士都热烈欢迎王家善及其部队投诚;
最后就是如果王家善认为还需要点什么,也可以向我军提出,我军会尽可能地满足他所提的要求。
王家善也从这五条要求中感受到我军的诚意,1948年2月24日晚,王家善派出代表与我军代表举行了第二次谈判,在这次谈判中,双方确定了起义的时间。
王家善本想将起义的时间定在2月26日以后的,因为届时蒋介石将会向营口投放一批军用物资,王家善想拿那批军用物资作为投诚礼。
但由于起义事关重大,营口的军事意义也极其重要,于是我党工作人员在商议后一致认为,起义还是尽早为好,不能为了一批物资影响大事,于是综合分析后,他们将起义的时间定在了25日晚上七点,以三颗信号的发射为标志。
谈判结束后,因为事关重大,王家善一行人便开始为明天的起义做起了准备。
王家善让自己手下的副官和参谋在自己房间里起草起义计划,自己前去找到五十八师副师长和参谋长谈话,劝他们一起参与起义。
在王家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五十八师的副师长和参谋长均同意一起起义;
王家善想到,既然没办法为我军拿下蒋介石提供的补给,那就另外准备一份大礼吧。
到了25日上午,王家善以自己的生日为理由邀请了愿意一起起义的人一起确定了起义计划。
起义计划确定后,我军也出动部队开始佯攻营口,王家善也是十分配合地前来“抗击”,虽然现场枪炮声不断,但敌我双方均无人伤亡。
王家善的演技也十分出色,在敌人面前摆出了一副誓死守卫营口的样子。
面对我军的佯攻,王家善设下了一个鸿门宴,他邀请了营口市国民党军政要员前去开会商议如何抵御我军的进攻。
而王家善让自己的手下伪装成服务人员,并在会议室周围设下重兵,在开会前还拿出一些烟茶和酒来打消那些军政要员的疑虑。
在会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王家善按照既定计划前去另一个房间接听电话。
就在王家善离开以后,一个服务员说了一句话:“你们快点儿往上拿菜”。
这句话过后,会议室的窗外瞬间伸进来了一排黑压压的枪口,有几个军政要员想掏手枪反抗,但也被及时地控制住了。
就这样,王家善不费一枪一弹便逮捕了38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并将它们押到五十八师的地下作战指挥所。
随着夜幕降临,约定的时间很快便到来,三颗信号弹也缓缓从营口市升起,接到这一信号的我军配合王家善的五十八师里应外合。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到26日凌晨,蒋介石手下的五十二军不堪打击,最终陆续向我军投降,至此,王家善带领五十八师于1948年顺利地完成了营口起义,而营口也迎来了他的第三次解放。
而在起义成功之后,王家善也为我军献上了前面抓捕的38名国民党军政要员,这便是他前面想要为我军准备的大礼!
积极抗日
起义成功后,王家善的五十八师也被党中央编入到解放军的序列中去,还跟随四野一起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役。
王家善不仅在解放战争中立下大功,在抗日战争爆发时,他也用自己不一样的行动为抗日救国而努力。
王家善于1905年出生在黑龙江,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一个小官员,因此他家也算得上是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王家善从小的生活质量自然是不错的,青年时期便被父亲送到日本留学,也正是这段留学经历让王家善在抗战时期得以存活下来并为抗战而做斗争。
王家善在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国。
回国后王家善便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去,但很不幸,他在一次抗日运动中被日寇抓获。
也正是因为这次不幸,让他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救国路线。
原本日寇是想要将他枪决,以儆效尤的,但王家善被捕后,惊奇地发现日寇的指挥官和自己相识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
出于以前的情分,再加上王家善确实也有点真才实学,于是他便提出可以留王家善一条命,但前提必须是王家善得答应留下来替他训练伪军。
王家善也是一个机灵的人,心想可不能就这样死去,于是便假装同意了下来。
接下来的王家善自然也利用自己的这层身份,开始在日军内部搜集他们的一些活动情报,并设法转交给在外界的爱国人士。
除此之外,他还偷偷地建立了一个名为“真勇社”的社团,在暗地里进行抗日活动,虽然这个社团后来被日军的特务发现,但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帮助。
抗战胜利后,王家善利用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人脉资源,扯旗招兵,组建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也就是后来被国民党收编的五十八师。
也正是这个五十八师,为后来营口的第三次准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家善还带着自己手中的五十八师组成志愿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2年,王家善从朝鲜战场凯旋后,便转业到地方,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副主席。
1976年,王家善在北京因病去世。
小结
王家善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虽然他曾站错了队,但好在他在关键时刻迷途知返,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他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力,他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仰的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