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天生数学好”呢?中国奥数丢金引热议
中国队6名参赛者有4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铜牌,1人获得鼓励奖。团体总分方面,中国队获得第六名。(图/
【澳洲网赵珏2月28日综合报道】“天生数学好”一直是国际为华裔贴的一个标签,然而,近日闭幕的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上,中国队6名参赛者有4人获得银牌,1人获得铜牌,1人获得鼓励奖。团体总分方面,中国队获得第六名。前五名分别是美国、韩国、塞尔维亚、以色列和俄罗斯队。这个比赛结果,引发了一场舆论讨论。#数学大赛中国队全军覆没#这样一个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要知道,就在2017年的本次赛事中,中国选手还获得了个人第一,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被国际社会称道,并且,长久以来,中国选手在国际奥数竞赛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管在澳洲还是美国,他们的奥数竞赛队伍中,也不断增添华裔面孔,并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尽管如此,为何此次比赛中国选手却集体失利?
中国取消考试加分后影响奥数?
在本次比赛中,美国三名金牌选手,其中一名就是华裔(HU Daniel)。同时,在2015年的比赛中,连带队老师也是华裔罗博深。
因此,中国未获金牌消息一爆出,就有中国网民把失利的原因,和前不久中国教育部取消奥赛和升学考试加分联系到一起。
根据资料显示,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自2008年起举办,而当时,中国国内的奥数禁令早已实施。中国队是从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举办的第二年(2009年)开始参赛的,从2009-2017年(2018年中国队未参赛),中国队总成绩共获得2次第一名(2009年和2012年),一次第二名(2010年),2次第3名(2015年和2017年),另有5次成绩排名在3名以外。而2001年,中国教育部发布奥数禁令后,2010年,中国各地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去年,教育部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由此可看出,中国往年的比赛成绩也并不是次次摘金。因此,硬将取消高考加分与奥数失利挂钩似乎也有些武断了。
中国领队瞿振华赛后采访时也表示,“全军覆没”的说法不太准确,此次比赛以锻炼为主,并非最强阵容。同时,他认为,目前的“奥数热”有很大弊端,全民都去学,确实功利性太强,使很多不该学的学生都去学,这也是一个弊端。
西方多国并未有所谓“功利性”,那他们是怎么对待奥数竞赛的呢?
各国对待奥数态度大不同,兴趣优先
美国自2015年起,基本包揽了冠军,并且在中国人的印象里,美国的小学中学不是快乐教育吗?他们是怎么对待奥数的?
中新网报道,美国中小学奥数组织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热爱,促进数学创意和创新意识。在中小学生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孩子虽然不多,但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则会非常投入,他们会加入学校的数学兴趣小组。美国专家认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赛事,只有约5%有数学特殊禀赋的儿童才适合去学,没有天赋的孩子根本不该去接触,兴趣才是教育的根本。
在澳洲也一样,奥数的学习是孩子兴趣培养的一种方式,这只针对一些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并且,奥数的学习是在基本的学校数学教育之外,只为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
人民网报道,在澳洲,OC班(Opportunity Class)和精英中学招的是前2~5%的学生,所以考试的难度就比较大,否则无法有效的筛选学生,但内容又不能超出教学大纲太多,所以只能在灵活性上加大难度,所以数学题就变成了“奥数”。而私立学校比较偏重文科,所以作文的要求加大了,但对于数学的难度要求并不高,所以考取私立学校的孩子在数学能力上要求并不是那么高。
尽管“奥数”的学习可以成为一种谋取更好升学的一种手段(这一点和中国类似),但是由于人才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的多样化。奥数并非是唯一一种方式,因此,并非每个孩子都要通过“奥数”这个训练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的。
这也是在澳洲,“奥数”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兴趣而培养,不是那些并不擅长数学的孩子为了读书还得逼着学的噩梦。
其实,中国将“加分”这个光环拿掉之后,奥数真正回归了它的本源。兴趣班终究还是有兴趣的孩子去学比较好,没有数学天赋的也硬要学,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拿掉加分光环,让课外兴趣爱好回归本源
作为一名普通孩子,甚至学渣。能完成基本课业已属不错了,但因为考学加分,便被家长“打包”送去各种培训机构,这种“躺枪”式伤害,只有拿到那个“加分”光环才能终止。
“特长”、“兴趣”本应该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通过长期积累、练习培养起来的一项技能,说一千道一万,这个艰苦的培训过程的前提是出于真心地喜欢跟爱好。因此,为了“加分”而学习这项技能,本身的动机就不值得提倡,取消加分,就意味着让那些被“赶鸭子上架”的学生从中得到解脱。
中国人羡慕那些老牌发达国家,认为他们有种独特的气质。其实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是一蹴而就学习出来的,它们的培养正是靠着一点一滴的,从各种兴趣爱好的学习中汲取的养分。
纯粹而没有功利地培养兴趣,不仅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大有裨益。毕竟,“功利教育”下熏陶出来的孩子真的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