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当年农村中学的“农忙假”
至少是中国的学校,从建立之日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就是每年分为两个学期,也就是上半年、下半年,还有寒假、暑假两个假期,这好像是雷打不动的。
但是你可曾听说过还有一种假期,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农村的中小学有一种假叫做“农忙假”的?这可能在城里的学校不会有吧?但是在我们当年的本溪县第六中学就有。
这就要说到历史背景,我是1964年8月考入到本溪县第六中学的,这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农村中学,在入校的第一天,学校老师就明确的跟学生们讲了,我们这个学校未来将要办成“半农半读”学校,学生将是从农村来,通过学习,再回到农村去。
当年的农村,相比城市要落后得多,尤其在文化方面,农村的文盲非常多,这就在内因上严重地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党中央毛主席深知这种状况,也决心改变这种状态,在解放初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前期又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口号,动员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其中的中心意图就是想改变农村的落后知识结构。
而提倡“半农半读”的教学模式,就是想更紧密的使教育贴近农村,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是要留在农村,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大学梦”这个概念,那几乎是想象不到的,就连上县里的高中,那天平也是严重偏离我们,我校有两个班级近百名学生的1965年毕业生,当年考上县高中的仅有三人!也就是3%,难道六中的教育水平就这么低吗?这明显的就是告诉我们,“哪来的,还回哪去!”
我们六中每届是两个班约一百名学生,当时学校覆盖的是高官、偏岭两个公社近百个生产队,那就是说,每年每个生产队只能增加一名初中毕业生,这种速度要想尽快的改变农村的知识结构,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那么我们这些毕业的初中生就必须留在农村,想走出大山,没门!
当年最流行的一句口号;“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个口号几乎在每个学校都能看到。为了能尽快的达到“半农半读”学校的目标,在我们学习的教学科目中有“农业生产知识”这一门课程,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结合实际参加生产劳动,学校有一些土地,种植了许多的蔬菜和粮食作物,还建有玻璃大棚,所生产的蔬菜解决了学生的很大一部分伙食的支出。
农村的活计讲究“三大季”,即春耕,夏锄,秋收,每年到了农忙季节,学校会应时放“农忙假”的,每次假期约7——10天,学生们回到自己家所在的生产队参加劳动,或者帮家里干活,其目的是支援了农业生产,又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和劳动能力,这也属于“半农半读”教育中的一部分。语文老师还留了作业,要写出参加劳动的体会。
1965年的第一次“农忙假”,我那年虚岁15岁,干农活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了,我参加生产队“铲高粱”就已经接近成手了,铲高粱技术性挺强,想要做得好,那必须得下功夫。而铲地的季节正是六月大热的天,肩膀晒秃噜了皮也不能叫苦,农民吗就是这样。
整个六中约95%以上的学生都是农业户,都必须回乡参加劳动,这里不是养活老太爷的地方,谁也不许那么矫情。以当年的生活条件来说,非常艰苦,在学校的四年没有吃过肉、蛋、甚至豆腐,所吃的蔬菜以大白菜、萝卜、土豆为主,夏季有一些应季的蔬菜,油水更是可怜,白水煮菜,后加一勺浮油,看似不错。主食就是高粱米,玉米馇,因为是在册的学校,每星期能吃到两顿白面馒头,这就是过年了。
距学校10里以内的学生大部分是走读生,远一些的学生都是在校住宿,每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第二天晚饭前赶回学校,来回全是步行,没有任何车辆可坐,我家花岭距学校40里,那还不是最远的,滚子沟距离学校约50里,何况还有许多女同学,还不是空手走,有时候是要揹粮食上学的。
那时候的学生自立性很强,在六中就没有看到有家长送学生上学的,平时也没有家长来学校看望学生,学生中几乎看不到有戴眼镜的,包括老师戴眼镜的也极少。全学校没有一个“胖墩”,但是都很健壮,虽然都是吃粗粮。
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集体到周边生产队支援劳动,一些生产队锄草忙不过来了,会来学校要求支援的,有的近一点的村庄是当天去当天回,远一点的就有背行李去,住在那里,原红光大队的直沟生产队,我们就去过多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泥塔大队劳动时,中午给我们准备的是大米饭,吃得那叫一个香啊!要知道那时候我们山沟里过年都吃不到大米饭哪。
1968年八月出台的“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础)的口号,就是给我们的未来定了调,对于我们农村中学,那只有一个面向,就是回家。
于是紧接着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大批的城市知青来到了农村。我理解的当年知青运动是;其一,形势逼人的战备疏散人口需要,其二,缓解当前城市的就业压力,其三,是想让这些知青扎根农村,彻底改造农村落后的文化,以加快农村的建设步伐。而这三点我认为都收到了成效,特别是第三点,在我看来,知青的到来,除了带来了青年的活力,也带来了城市的先进文化,使得过去死气沉沉的农村,在极短的时间内增加了无数的活力,我估计,至少可以加快农村十年的文化进程。
毛主席看待事物是从更高的战略眼光来看的,他在探讨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都是更重视农村的,这与他过去主张的“农村包围城市”理念是一致的,而这知青下乡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时值如今的二十一世纪,社会的进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农村已摆脱了过去的大幅度的文化落后,正在迅速地拉近了与城市的距离,经济的发展正在摒弃过去局限在那一亩三分地的状况,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是山里娃的最高梦想,到城市里面去挣钱是广大农村人的共识。而现代化的农村正在从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的状态下,过渡到依靠农业机械来完成,所谓的农忙已经不存在了,而学生更注重的是集中精力学习。
至此,所谓的“农忙假”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了。
2018年本溪县六中老三届部分同学聚会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