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拉丁化八十年代才终止?国家明令废止,文改委为何却拖了八年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鲁迅先生曾赋予过汉字有此三美。
作为中华五大发明之一的汉语文字,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刚柔相济,独一无二的汉字结构,更表现在其坚守本质的不忘初心。
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汉字虽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一步步简化至此,也没有丧失它原本的精髓--方块结构。
一个个形象各异的方块文字如同跳动的精灵,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来说是锦上添花。可是,它独特的方块结构,也几度曾因受到质疑而差点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说这句话的正是曾经夸赞汉字有三美的鲁迅先生。
他为何要说出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话语?这不得不提及汉字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插曲--汉语拉丁化。
汉语拉丁化的引入
汉语拉丁化,其实就是用汉语拼音代替方块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方块汉字的地位曾有过三次的动摇。
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竟是八十年代才被真正终止,期间经历了长达八年的争论之久。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产生放弃老祖宗留下来的千年文化的想法?
这得从明朝时期西方传教士进中原传教开始说起。
万历十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受命前往中国进行传教事宜。这一来就待了28年。
想要向中国传播西学,两国文字和语言的差异是第一道障碍。
利玛窦认为,传教不是仅仅为了浮于表面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只有深谙天主教的精神,敬仰发自内心,才是传教的真正意义。
所以,为了让中国人理解天主教的实质,利玛窦开始研究如何将拉丁文跟汉语结合起来,建起两种语言的沟通桥梁。
他尝试用拉丁字母对照汉字注释拼音,虽然不能完全解释到位,但不影响基本意思的理解。
“桥梁”建起后,确实为中西文化的双向传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此期间,他不仅和徐光启等人合译《几何原本》,还写了第一部关于上百条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友谊格言的中文作品《交友论》。
另外,他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华文化,譬如将《四书》译成拉丁文。
具有历史意义,为后续汉语拉丁化奠定史料基础的,是他和郭神父共同编修的《平常问答词意》,正式把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写进了可供传播的书籍里。
背后的文化自卑
利玛窦来华传播的西学大大受到先进分子的喜欢。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远洋之外的思想。
但是很可惜,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西学被阻国门之外。外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此时的大清帝国还在原地踏步。
要不是鸦片战争轰开了大清朝的大门,估计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什么是大炮长枪。
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令井底之蛙的国人开始反思自我。“师夷长技以制夷”,一系列改革风风火火地陆续展开。
西方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都花了近百年,改革怎么会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不仅人们对西学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全面,而且涉及的利益关系千丝万缕,总有人设法阻止改革的顺利推行。
而这些改革的重点都在政治和军事,直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把改革的目光放在了文字上面。
自从侵略者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华夏这片大地时刻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
每次西方侵略者带着在国人眼中的新鲜玩意儿过来,一些心急的爱国人士就迫不及待地模仿与学习。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的东西总是要好一些”的观念在一些人心中便扎了根。就这样,以鲁迅和刘半农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打起了“汉语拉丁化”的口号。
在此之前,钱玄同、黎锦熙等人也曾掀起过汉语拉丁化的风潮。“汉字落后论”的说法,随着西方列强一次次重击中华大地愈发深入人心,毕竟政治改革和军事技术改革都不尽人意,总得找个改革的方向吧。
这次轰轰烈烈的汉语拉丁化运动,包含蔡元培、郭沫若等知名人士在内足足有六百多名学者参与表示支持和推进。
当时文人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政府随即颁布有关条例,基于现有国情下,普及性和操作性并不强。
处于落于人后又力不从心的年代,人难免会急躁了些。大胆尝试“死马当活马医”勇气的背后,是对自身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文化自卑并不是空穴来风。若不是各种改革办法都试过而没有成效,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依旧无计可施,谁会想到要抛弃流传千年的汉字文化呢?
多年之争,尘埃落定
1949年后,关于汉语拉丁化的热潮仍未散去。许多人认为,中国若要走向世界,汉语拼音化是必经之路。文字改革研究协会应运而生。
19世纪50年代,《汉字拼音方案》的通过标志着汉字拼音,并非作为汉字的附属存在,而是有取代之意。
但现实的客观条件并不能支持这项改革的完成。打个比方,一个汉字可能有多个读音,而一个读音可以衍生很多汉字。
现代语言之父赵元任曾写过一篇文章,名为《石室施氏食狮史》,全文一共94个全部读“shi”的汉字。若汉语拉丁化真的被强制普及了,谁又能读懂这样的文章?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集繁杂性和多样性于一体的汉字才能准确表示。若全部汉字拉丁化,估计以后看文章的人费劲,写文章的人也费劲。
因此,政府明令颁布禁止汉语拉丁化的进一步推进。
后来,文改委想到了汉字简化。
受汉语拉丁化的影响,文字结构简化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1956年,第一个关于汉字改革的《汉字简化方案》由政府正式颁布,并取得不错的成效。
尝到了改革成功的甜头,有人自然要顺势而为,想要进行汉字的二次改革。但是二次改革的方案明显背离初衷,脱离中华文化原本的精髓。
因此,直到1986年,国家禁止“二简字”的运用,自此无人再提起汉字改革之事,汉字拉丁化也告一段落。
多年的汉字改革之争,最终尘埃落定。
结语
旧时西方列强敲开国门后给国人带来的痛楚印象犹新,汉语拉丁化的改革进程极为曲折也是情理之中。
虽说汉语拉丁化最终未能实施,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字由繁化简的进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受得住岁月洗礼的千年汉字,是用来记载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我们可以适当地改进,但不能极端地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