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掩护过南昌起义军余部的滇军将领范石生,退役后遭仇家儿子刺杀
熟悉我军早期发展史的童鞋肯定都知道,1927年底南昌起义失败后,由朱德、陈毅带领的起义军余部千余人,在朱德云南讲武堂时的同学、时任蒋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的帮助下,在湘南地区成功隐藏了一段时间,为起义军保存实力和之后发动湘南起义奠定了基础。而笔者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这支鲜为人知的滇军——滇系第十六军(51师)范石生军事集团。
电视剧《井冈山》中的范石生
范石生,字小泉,号小翁,1887年出生于云南峨山一个世代教书先生家,在家中四姐弟中排名第三。因为家境贫困,范石生从小就到大伯在峨山县城开设的私人诊所帮忙打杂,同时顺便学了一点中医技术。16岁时,范石生就考中了秀才,科举制被废后,他又考入昆明的省师范学院,并加入了学校中的反清地下组织同盟会。师范毕业后,范石生曾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后来因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辞职回家,以至于差点丢了性命。
1909年,身体痊愈后的范石生来到昆明找工作,巧遇刚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回来、正在云南新军73标任教官的李鸿翔,李鸿翔曾是范石生大伯的学生,便顺便把他介绍到新军当文书。几个月后,李鸿翔当上云南讲武堂教官后,又推荐范石生入校学习,当时与后者同班学习的除了朱德元帅外,还有其未来的同事杨蓁及滇军重要将领金汉鼎等人,大家常在学习之余坐在一起讨论革命问题。
1911年从讲武堂毕业后,范石生被分配到新军任班长、排长,当年10月30日,他们在新军将领蔡锷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重九起义,顺利光复整个云南省。1915年12月25日,范石生又再次参加了蔡锷、李烈钧领导的反袁起义,在云南讨袁护国军第一军三团任营长。护国军顺利进入成都后,第三团被扩编为滇军第6师,范石生却因为与师长顾品珍格格不入,遂愤而辞职回家,在昆明郊区买了八十多亩地,当了一段时间的快活大地主。
为了监视顾品珍在四川的行动,留守云南的护国军第三军军长唐继尧继续派出两个纵队入川,并任用才赋闲没多久的范石生担任第二纵队参谋长。然而滇军最后还是被川军赶出四川,顾品珍不想回去后当唐继尧的小弟,就带着军队趁机发起倒唐战争。范石生原本已离开军队不想掺和这破事,但他当年的同学杨蓁正在顾品珍手下带兵,经杨蓁劝说,范石生最终还是决定支持顾品珍,并利用其影响力夺了驻昭通的滇军第16团的兵权。
相爱相杀的唐继尧与顾品珍
顾品珍顺利赶跑唐继尧后,正式委任范石生为第16团团长,这支部队也就成为后者的起家部队。1921年底,在听说唐继尧纠结了残兵败将企图反扑回来后,顾品珍派范石生以支援孙中山北伐为名义,带三路大军出征贵州,打算完全消灭唐继尧,但狡猾的唐继尧却率其军队绕道广西入侵云南,成功地避开了滇军主力并将顾品珍打死在后方指挥部内。这下,正蹲守在边境地区的顾品珍大军2万余人顿时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这2万大军最终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人还是投降了唐继尧,一部分人去了四川,包括范石生在内的五个团长则在副司令张开儒的带领下去广西投奔了孙中山。为了稳定人心,张开儒还给每人官升一级,其中范石生的第16团被扩编为第8旅。滇军入桂时,正赶上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一些滇军将领觉得广西这里不错,不想再去帮孙中山,想留在广西反攻云南,但范石生仍力主援孙,经过他做思想工作,大部分滇军将领都被他说服。
由于张开儒年纪已大,滇军东进广东时,改由旅长杨希闵担任总指挥。1922年12月,在由滇军和桂军组成的讨贼西路军打击下,陈炯明被迫退出广州,孙中山得以重返大元帅府。事后论功行赏起来,孙中山同意将驻粤滇军扩编为四个师又一个旅,其中范石生的第8旅被扩编第3师。不料大家才休息没多久,之前才与滇军合作的桂军沈鸿英部又在广州发动叛乱,为保卫广州,滇军与桂军大战三次,终于将沈鸿英部完全打垮。
由于滇军连立两大功,所以又被进一步扩编为三个军,其中范石生的第3师被扩编为建国滇军第二军。在反击陈炯明反扑广州的战斗中,眼看友军节节溃败,范石生率第二军坚守大花桥,有利配合了石龙方向的胜利,故在战后被孙中山称赞是“军中有一范,顽敌心胆颤”,之后他更是被授广东革命政府上将军衔。相比之下,滇军第一、三军就显得没那么得到孙中山信任了,他们甚至还暗中和陈炯明勾结,想多从孙中山那里搞些赏钱。
驻粤滇军将领范石生、杨希闵
大花桥战役后,范石生正指挥部队追击陈炯明残军,忽然收到后方电报要他收兵。范石生顿时很生气,在会议上质问孙中山:“正要活捉陈炯明的时候,是哪个家伙下令收兵?”这时正在大元帅府任上校参谋的蒋介石站起来说:“正是在下。”范石生很看不起这个从上海滩跑来的愣头青,轻蔑地说了句:“你算哪根葱。”虽然经孙中山劝说,这事暂时就这么过去了,但蒋介石从此怀恨在心,也为日后范石生的遇刺和凶手的特赦埋下伏笔。
广州局势稳定后,范石生想把还在云南的父母亲一起接来,唐继尧那边也不敢得罪他,命人好生送上路,不过由于路上有事耽搁,范石生父亲在半路上突然一病不起,并最终于1924年初去世。唐继尧见事已至此,便一不做二不休,于1924年秋调集十万大军入侵广西,打算先消灭新桂系,再消灭粤军。代替孙中山留守广州的胡汉民知道范石生与唐继尧有杀父之仇,便任命他为援桂军,援助正在与唐军作战的新桂系军队。
虽然在南宁战役中,范石生被唐军将领龙云击败,连旅长杨萌也被打死,但在柳州战场,唐军主力却被新桂系击败。考虑到占领广西已不可能,1925年7月,龙云被迫下令全军退回云南,范石生和新桂系头目黄绍竑趁机率军追击。追到滇桂边境时,范石生自认为拿下云南已很有把握,便对黄绍竑说:“贵军追到这里就可以了,那边我已经联系内部人士响应,拿下唐继尧没问题。”此时桂军也正已疲惫不堪,黄绍竑便干脆卖个人情不再前进。
范石生率第二军进入云南后,考虑到军中地位能威胁到自己的只有老同学杨蓁,竟然对其起了杀心,在其授意下,师长徐德带着一群士兵在一个雨夜闯入军部,以杨蓁“执行军纪过严、多次打骂官兵”为借口,把他拉出来打成重伤。事后,杨蓁哀嚎着要范石生找军医来赶紧治疗,范石生却一直面朝墙壁躺着,只是回复说:“没关系的,不严重。”就这样,杨蓁在哀嚎了一个晚上后,终于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杨蓁
临阵害死大将,显然不利于军心团结,再加上龙云得到增援后掉头过来进行决战,所谓的内部响应人士又放了鸽子,导致范石生又被对方一顿乱揍赶出云南,退回广西平马后,经过清点,才发现第二军仅剩5000余人。所以1926年夏广东革命政府组织北伐时,仍滞留在广西的第二军没被编入北伐军最初的八个军,直到当年11月才被改编为北伐军第十六军,下辖第46、47师,地下党员余少杰等八人还被北伐军总政治部派来到第十六军做政工工作。
1927年秋,新桂系与湘军谭延闿、程潜部联合发起西征,打垮了盘踞两湖的湘军唐生智部,第十六军作为新桂系的友军,也奉命北上,驻扎在湘南一带,曾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祥的独立第3师,则接受第十六军名义上的收编,改称第48师。这时南昌起义军刚在粤赣边被粤军打散,朱德、陈毅指挥起义军余部千余人继续活动。11月初,朱德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老同学范石生部队的驻地,于是立马写了封信过来,表示希望能暂时依附一段时间。
范石生收到信,马上召集参谋长及师长曾日唯开会讨论此事,由于大家和朱德都是护国军时期的老同事,自然全都同意。11月底,范石生与朱德在湖南汝城终于碰面,经过商议,朱德同意化名王楷,并将起义军余部暂时改称为第十六军47师140团,范石生除给起义军官兵补充了大量弹药和后勤物资外,还支付了一个月的薪水及不少零用钱。但虽说接受了名义上的改编,起义军余部在驻地仍继续从事打土豪和分田地等革命活动。
虽然范石生对起义军的革命活动不闻不问,但这些活动还是引起了蒋介石派来的特务、第十六军军部参谋处处长丁腾的注意,后者马上拍电报给蒋介石。范石生见已无法在掩护朱德,便派人暗中通知他们尽快离开,此外还额外赠送了一个师的物资和几万元路费给起义军。起义军离开第十六军后,在坪石伏击了第48师许克祥的队伍,俘敌千余人,接着又连克多座湘南县城,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湘南起义。
第51师152旅旅长王甲本
送走朱德后,范石生怕蒋介石来追究,马上以养病为名义跑去广州躲了起来,部队事务则交给副师长张浩代理。在1929年初的全国军队缩编中,第十六军被缩编为广东编遣区第5师,隶属于第八路军。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后,第5师因为不是第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的嫡系,被以支援蒋介石的名义派去前线,驻扎襄阳一带。该师同时改称第51师,下辖第151、152旅,两个旅长分别为李柱中和王甲本,该师建制上隶属于讨逆军第三军团。
在襄阳地区驻扎的时候,第51师和反蒋联军倒是没多少接触,其大部分时间在对付当地襄枣宜苏区的红军游击队,虽然当地的红军第26师实力很弱只有不到一千人,但在范石生的暗中指示下,第51师在前三次围剿中都没有积极追击红军,只满足于占领苏区中心城镇,且在占领没多久后就主动撤走。蒋介石对于第51师的消极表现自然十分不满,于是直接把之前高密的参谋处长丁腾枪毙,算是给范石生及其部将一个警告。
由于范石生长期在外地闲居不回部队,代理部队事务的副师长张浩等人在蒋介石的警告下终于不敢再放水,在1932年蒋军对湘鄂西苏区及其周边苏区发起的第四次围剿中,第152旅旅长王甲本一马当先,指挥部队在苏区内到处杀人放火,被襄枣宜当地老百姓称为王屠户。在第51师的压迫下,红26师终于解体,当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路过枣阳时,第51师还奉命前去堵截,并与红军后卫部队发生短暂交火。
在完成襄枣宜地区的清剿任务后,范石生也正式向蒋介石提出辞职,并在江西庐山买了一套别墅及几亩田地,打算退役后在当地度过余生。但一直到1934年底,蒋介石才批准了范石生的请求,在此期间,第51师曾被调往江西苏区对付红一方面军,但也是一直作为二线部队,没和红军打过什么大仗。
柏天民、陈又新
范石生正式退休后,为控制第51师,蒋介石派出生于1901年的黄埔一期生柏天民来担任师长,此人不仅是云南人,还是当年护国军入粤大军中的一员,但第51师官兵们还是不买此人的仗,毕竟大家和此人已经10年没有共事过了,柏天民见状只能灰溜溜地跑路。之后,蒋介石又派遣出生于1900年的黄埔军校教官、云南讲武学校第十六期生陈又新来担任师长,结果没待几天又被该师官兵们撵走。
眼看第51师如此不听话,1935年8月,蒋介石遂命广东军阀陈济棠在韶关在该师缴械,军官全部发路费遣散回云南老家,士兵补入其他部队,滇系第十六军长达15年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一些官兵不愿去其他部队,回老家又无依无靠,于是一起跑到庐山去找老长官。范石生将他们安置在庐山脚下,以种地为生,并将他们聚居的村落取名为“五一新村”,以纪念老部队第51师。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眼看战局逐渐恶化,日军有入侵浙江的风险,范石生只好携全家返回昆明老宅居住。此时范石生留在昆明郊区的八十里良田早已全部卖掉,蒋介石参议院所发放的工资在抗战期间又被要求只能发七成,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只能利用小时候在大伯诊所里学到的中医知识,开始挂牌行医。行医之余,范石生还不忘与人点评当前实事,不管是执掌云南的龙云或是蒋介石,均被他骂的狗血淋头。
1939年3月17日上午,范石生像往常一样坐人力车去出诊,半路上突遭两名男子持手枪射击,当场去世,时年52岁。等警察赶到时,两名涉案男子非但没有逃跑,竟直接向警察呈上了一封《子报父仇》书,原来,他们就是14年前被莫名殴打致死的杨蓁的两个儿子杨维骞、杨维骧兄弟俩,当时正在黄埔军校昆明分校读书。当年父亲去世后,杨家兄弟的母亲好不容易把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并一直教育他们以后要替父报仇。
退役后行医的范石生
这桩刑事案件当时震惊了整个大后方舆论界,云南省主席龙云将杨家兄弟批捕后,考虑到此事虽有隐情,但毕竟人命关天,故判决他们服刑数年。但蒋介石了解此事后,却特批“立即释放”,后来杨家兄弟还一直在蒋介石那里当公务员,因此有人怀疑,杨家兄弟对范石生的报仇可能是蒋介石暗中指使的,目的是为报当年广州会议上的羞辱之仇。解放后,朱德总司令到云南专门看望了范石生和杨蓁的后人,劝他们之间和解,不要中了蒋介石挑拨离间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