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英语:Dunkerque-class)是法国海军于1930年代建造的战列舰。本级舰是法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舰,代替在战后因财务拮据而停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以及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停建的里昂级战列舰,其主要目的在针对德国海军的德国级装甲舰。舰上主要武器为8门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在2座四联装炮塔内,装甲带最大厚度为225毫米(8.9英寸)。为了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本级舰的标准排水量较小,仅26500长吨(26,900公吨)。火炮口径也在410毫米(16英寸)限制以下,然而在航速上可达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是法国首款高速战列舰。因本级舰的特征,除了被归类为高速战列舰外,亦曾被归类为小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等。
1937年5月17日 敦刻尔克号代表法国参加英王乔治六世加冕礼
本级舰共建成2艘,分别为敦刻尔克号与斯特拉斯堡号,2舰在1937年与1939年陆续服役,并一同编入袭击部队第一线总队(1st Division of the Lin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分别与英国皇家海军一同执行搜寻德国的商船袭击舰队。后来为了应付意大利,于1940年4月调往法属北非基地凯比尔港。然而仅过2个月,法国陆军在本土遭德军击败,并向纳粹德国投降,迫使在凯比尔港的法军舰队被迫停战。同年7月,英国皇家海军发动凯比尔港海战,敦刻尔克号在战斗中受到重创,但斯特拉斯堡号成功地闪躲过英国舰队的攻击而先行逃回土伦。重创的敦刻尔克号在凯比尔港进行临时维修,直至1942年2月才返回土伦。
凯比尔港海战后,斯特拉斯堡号担任维希法国在地中海舰队旗舰,敦刻尔克号则被安排至干坞进行大修。由于战时物资短缺,敦刻尔克号的维修工程进展缓慢,而斯特拉斯堡号也较少出港。当同盟国成功于1942年11月初登陆北非后,德军在同月迅速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准备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为了避免德军计划得逞,法国海军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2艘敦刻尔克级最终成功被法国海军凿沉,其残骸在1955年至1958年间报废拆解。
首舰-敦刻尔克号成型
当德国于1929年2月开始建造德国级装甲舰后,法国人开始感受到威胁,尽管德国宣称该舰仍在凡尔赛条约限制内,但实际上远超出凡尔赛条约的最大限;其性能超越当时除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与名望级战列巡洋舰等主力舰,并且非常适合执行海运掠夺任务。为此,法国工程师立即准备能与德国级对抗的设计草案。在设计目标中,首要条件是装甲能够抵抗德国280毫米(11英寸)口径炮弹,同时尽可能地将最大航速设定在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为了能符合英国提出的排水量限制,新舰排水量需落在23,000至25,000长吨(23,000至25,000公吨)之间。
1930年4月,各海军强权国家签署伦敦海军条约,将华盛顿海军条约延长至1936年,尽管法国也是签署国之一,但仍能根据旧条约建造新的战列舰来取代旧型号。然而由于德国的新军舰陆续服役,法国拒绝遵守与巡洋舰有关的新限制。意大利后来以法国拒绝遵守条约为由,同样拒绝接受这些新的限制。
法国最后在17,000长吨(17,000公吨)、23,333长吨(23,707公吨)、35,000长吨(36,000公吨)级的设计方案中,决定执行23,333长吨(23,707公吨)级的设计方案。方案中明定船长213米(699英尺)、船宽27.5米(90英尺),前甲板布置2座四联装305毫米(12.0英寸)口径主炮塔,后甲板布置3座四联装130毫米(5.1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塔;装甲带厚度230毫米(9.1英寸),水平装甲厚度150毫米(5.9英寸),最高航速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此设计草案在1931年5月提交至法国国会审核,但在经过2个月的激辩后,认为建造一艘比德国级吨位大两倍[d],并仅针对德国级的战列舰不符需求,因而将此计划退回。尽管原计划被退回,但国会仍同意法国海军可在7月份时重新提交修改后的设计草案。
时任法国海军参谋总长海军中将乔治·杜兰维尔下令设计人员将305毫米(12.0英寸)55倍径主炮换成330毫米/50倍径1931年型主炮,以便能对抗意大利的旧战列舰;不过这项更换同时增加3,000长吨(3,000公吨)排水量,使总吨位达到26,500长吨(26,900公吨)。为了能安置330毫米(13英寸)口径主炮,船全长增加2米(6英尺7英寸),船宽增加2.5米(8英尺2英寸),但最高航速降至29.5节(54.6千米每小时;33.9英里每小时)。舰上预计加装2座双联装130毫米(5.1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塔,装甲带与甲板防护部分也比原设计有所加强。重新提交的设计草案经法国国会审核后,于1932年正式通过。首舰敦刻尔克号于10月26日正式下单,并在12月24日开始建造。
敦刻尔克号
敦刻尔克号是本级舰的首舰,此舰以法国城市敦刻尔克命名,于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厂放置龙骨,1935年10月2日时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国海军服役。刚服役不久的敦刻尔克号,立刻参与英国的海上阅兵,同时代表法国出席英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加冕仪式。
敦刻尔克号与姊妹舰斯特拉斯堡号接下来一同编入袭击部队第一线总队(1st Division of the Line)。尽管本舰在二次大战初期时,曾在大西洋海域尝试搜寻德舰施佩伯爵海军上将号、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等,但最后都无功而返。在意大利蠢蠢欲动的态势下,法国海军将敦刻尔克号调往地中海海域。然而在抵达凯比尔港过后2个月,法国在陆上战役传来噩耗,随后于6月22日向纳粹德国投降,这迫使停靠在凯比尔港的法国舰队仅能静待下一步指示。
美国海军情报局于1942年10月印制的敦刻尔克级识别图
英国此时为了避免纳粹德国获得法国舰艇,遂派遣皇家海军欲劝降法军,但当得知法国将领们拒绝英国任何一个条件后,立刻发动凯比尔港海战,准备击沉在凯比尔港内的法舰。尽管敦刻尔克号在战斗中尽全力反击,但只有对胡德号舰体造成轻微损伤,以及2名英船员伤亡。而敦刻尔克号也因无法抵抗英舰的15英寸(380毫米)口径炮弹而受到重创,仅能搁浅在停泊处的另一边岸上。第一波攻击结束后,法国海军原乐观预估敦刻尔克号能迅速恢复运转,同时向阿尔及利亚新闻社发送公报,然而此举同时引来英国的第二波攻击,使得本舰受到第二次重创。总结这2波攻击中,敦刻尔克号上共阵亡210人,并经过很长的临时维修才得以于1942年2月回到土伦。
回到土伦后的敦刻尔克号仅能停在干坞准备大修,但因材料和劳动力短缺,导致修理进度缓慢。当同盟国成功登陆北非后,德国国防军迅速占领自由区作为报复,并开始策划抢夺停靠在土伦的维希法国舰队。为了避免德军计划得逞,法国海军决定将所有舰艇凿沉。[尽管敦刻尔克号还在维修,且舰长艾米尔(Amiel)以没有书面命令为由拒绝凿沉舰体,但最终被拉加利索尼埃号上的指挥官说服而凿沉。破坏船体的炸药随后放置定位,引爆后的大火迅速吞没整个船身。其残骸随后由轴心国人员接管并拆解,当战争结束时仍有一部分的残骸留在土伦,直到1958年才卖给拆船商报废。